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根據國家發改委11月4日公布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以下稱《氣候規劃》),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發電等均快速增長。
上述3類發電,到2020年裝機將分別達到2億千瓦時、1億千瓦、3000萬千瓦,分別比十二五規劃的1億千瓦,2100萬千瓦、1300萬千瓦目標,大幅增加1倍或以上。與此同時,天然氣使用量也快速提升,核電發電量未有太大的增長,2020年規劃的裝機容量只有5800萬千瓦,未達幾年前預計的8000萬千瓦目標。
《氣候規劃》提出,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為48億噸標準煤,比2015年的40億噸標準煤,僅僅增長了20%。這意味著“十三五”期間(2016-2020年)煤炭占能源的比重會繼續下降。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秘書長孟憲淦指出,根據數字測算,預計202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比重為60%左右,也就是說每年比重下降1個百分點左右。
“十三五”總體而言能源行業的發展方向是清潔、安全、高效、可持續,“煤炭比重持續下降,主要是考慮到了對碳排放的影響。像光伏的發展,可能還會更快,遠超目標。”他說。
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
據《氣候規劃》,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到15%左右,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
為此,需要加快石油、天然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推進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探開發利用。有序發展水電,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大力開發風電,推進太陽能多元化利用,發展生物質能。
這與“十二五”能源規劃的提法有微小的調整。“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安全高效開發煤炭”、“加快常規油氣勘探”、“大力開發非常規天然氣資源”,被《氣候規劃》中“調整化石能源結構”措辭所代替。此外原“十二五”能源規劃“積極有序發展水電”的“積極”兩字,在《氣候規劃》中去掉了。原“十二五”能源規劃中“加快發展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被“大力開發風電”、“推進太陽能多元化利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