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光宇:我另外一個問題可能就不是經濟方面的問題,是一個比較深層次的問題,就是長遠來說,人類能否擺脫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等,而只是用其他的新能源來活呢?
張勇:我很少想那么遠,其實喜歡不喜歡,化石原料肯定會用完的,大家現在注意到像阿拉伯、中東有一個很大的項目在做,就是做一個示范工程,我昨天跟他們的項目負責人也聊到這個事情,現在很多技術都會在那個平臺上進行進一步地展示。因為大家比如說舉一個例子,大家現在用的太陽能大部分還是在常規條件下,如果說誰的太陽能板能夠在那種沙漠溫度也能夠到二十年,我覺得這個就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技術是一方面,不談經濟是不可能的,技術不能得到大方面推廣的原因還是成本太高。
我個人其實還是比較樂觀的,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好多的點都會有比較好的突破,能夠把這些相對成熟的技術它的進入門檻進一步拉下來,讓它能夠得到更普遍的應用。
周煒: 我的問題就換一個角度,因為在座的今天可能也有不少是企業的代表,站在他們的角度來從融資的角度來看。因為首先第一個我非常贊同,剛才您講的它的范圍太廣了,從一個投資者來講你不可能什么都懂。如果一個企業來融資的話,從您來說,您的調查過程很多的時候要借助外力,對一個企業來說他非常重視他的技術的保密性,經常是我們碰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感覺到這個過程不通暢。你覺得這個問題在你們啟明創投是怎么解決的?分享一下你們的經驗,或者說怎么樣讓這些融資的企業更加放心,敞開他們的心扉來跟你談。
張勇:怎么樣讓他們覺得放心這可能是一個關鍵點,還有一個就是說營造一種氛圍讓他覺得你是有價值的。其實既使是現在經濟這么差,有很多的案子還是我們去追他們,好多的企業家我發現并不要錢,甚至有人跟我說,他們拒絕了很多的投資者,他們覺得說你除了錢還有什么東西能夠給我,所以對類似于這種論壇,有企業家能夠來,把你看到的東西能夠傳播出去,這幫人除了有錢給你,想從你身上賺更多的錢,他確實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把新的東西導入進來,我覺得要能夠讓企業家意識到這一點,很多的東西他就能夠分享。
那具體的操作層面怎么講?因為我自己畢竟是做產業出來的,所以我也注意到很多的企業家也是做技術的,從這個角度你就很容易跟他產生共鳴,如果你一下子跟他談PE是多少,他可能就沒有興趣了,所以我會跟他一起來聊一聊產業的看法和困惑,我覺得人不怕爭論,最怕的是覺得你這個人沒有共同語言,所以有的時候我會拋磚引玉,把我的觀點放出來,他可能不同意,進行一些比較健康的一些討論,這個時候大家可能在這個討論的過程當中,就找到了一些所謂的共同點,就必須容易往后正式地進入一些NDA的簽署,然后再有更多的信息。
而且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講,起碼從目前我看的這些案子,還沒有說哪些東西真的是所謂的,一定要你告訴我,我才能知道,很多的東西你旁敲側擊也能夠大概知道一些。
周煒:我希望在座的企業家聽到以后也能夠對我們敞開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