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建議
小型風力發電設備在我國的發展已有40年歷史,經過40年的發展,其地位仍十分尷尬。產業小、規模小、影響力小、地位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如果長此以往,整個行業將遭受滅頂之災。
在以往的發展過程中,小型風電在國家新能源布局中已發揮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7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實施的無電地區農牧民“送電工程”,采用的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已經實現了全內蒙無電牧民用電全覆蓋;2013年,某小風電制造企業為浙江象山縣出海漁船推廣安裝的小型風力發電機組解決通訊和照明問題,保證了漁船晚上不再啟動柴油機進行不間斷地通訊和照明,漁民晚上能睡上安穩覺,使每條漁船每年節約柴油3800公斤,并保護了海上環境;浙江舟山東福山島安裝7臺30kW風力發電機組,每年都會遇到臺風考驗,曾經遭遇47m/s強臺風洗禮,連續3年正常運行,保障了住島軍民的電力穩定和海水淡化用水的正常供應。因此,小型風力發電設備在供電、節能和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有其極強的利用價值。
綜合所有因素,我們建議,國家在小型風力發電系統推廣應用方面應給予政策上的支持與扶持。
1. 在分布式微電網發電形式上給予像光伏一樣的自發自用、余電上網,享受新能源補貼政策
小風電和太陽能電池都是在用電側并網,都是利用太陽能的清潔能源,并網控制技術也一樣,小風電在某些方面有其獨特優勢,理應享受與太陽能電池相同的上網電價補貼政策。
2. 對離網型風力發電機組應給予機具購置補貼的扶持
在遠離市電的我國廣大無電地區推廣離網發電,是節約資源、降低發電成本、支持老少邊窮致富、支持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的一項國策。內蒙古自治區為無電地區牧民安裝的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已經實現了這種戰略決策。我們建議,用于其他無電地區的離網型風力發電系統,國家應當給予機具購置補貼方面的支持和優惠政策,使邊區、高山、海島、漁船等地區居民享受國家給予的幸福民生。
3. 建議在“美麗鄉村”建立試驗示范點
小型風力發電機組將來的應用市場在農村,農業部建設的“美麗鄉村”項目如火如荼。美麗鄉村以“因地制宜、多能互補、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的方針,增加清潔能源供應,提升生活用能品位,保護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建議在“美麗鄉村”項目中推廣風力發電項目,建立試驗示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