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風電轉化熱能遇到了政策瓶頸。“國家規定的清潔能源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得不到落實,既影響了清潔能源的正常推廣使用,又給風電企業經營造成了很大困難。”一位業內人士建議,盡快出臺風電等清潔能源就地消納財政補貼政策和配套扶持措施,并對國家81個新能源示范城市進行政策支持,率先推廣風電、光伏發電清潔供暖技術。
然而,讓人費解的是:開拓每一個新應用領域都要政策扶持,難道我們的企業家都是扶不上墻的阿斗?還是專門沖著政策扶持、補貼來的?
遇到政策瓶頸的還有風電儲能。張北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是可再生能源消納的一張名片,2013年12月底,一期工程全面竣工。工程規劃建設50萬千瓦風電場,10萬千瓦光伏發電站和11萬千瓦儲能裝置。“由于設備核心技術還未突破等限制,儲能的經濟性比較低,無法實現規模化推廣。”業內人士表示,只有大幅度降低成本,儲能才可能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國家沒有相關政策,主要是沒有儲能電價。
風電不“瘋”行嗎?誰在推動“瘋電”?
平衡風電和火電的利益,要風電發電列入計劃。“國家將來肯定要解決‘棄風’問題,電網建設不會老拖后腿。”面對“棄風”,張北縣一家電廠負責人樂觀地說。
風電行業和地方疾速追風,沒有考慮相應配套送出的電網工程電網的承受能力。在尚義大滿井風場,電廠負責人講道,“風電被謔稱為‘瘋電’,一哄而起、不顧電網實際亂上項目,使風電核準、配套和送出日益艱難。” 風電不“瘋”行嗎?誰在推動“風電”發瘋?
據介紹,河北地區目前已投產、核準和取得路條文件的風電裝機容量已達到1490萬千瓦,遠遠超過原規劃2015年達到1013萬千瓦裝機容量的目標。2013年,75個的風電場出力受限達裝機總量的1/3。
“主管部門也說不清風電到底要發展到多少。”傅云路說,目前提出申請準備落戶張家口的風機總容量超過了500萬千瓦。據照國家電力科學院專家測算,張家口電網容納風電的極限為144萬千瓦~168萬千瓦。
“與地方政府和發電企業在焦急中相比,電網建設似乎并不著急。”業內人士說,加快發展特高壓電網,條件具備、時機成熟,可促進北部風電大范圍優化配置。“由于特高壓輸電線路持久爭議,至今電網規劃沒有出臺,有電送不出去。”
許多風電企業抱怨,并網難造成了“棄風”現象。而一位電網公司人士說,由于風電的波動性過大,給電網調峰構成巨大壓力,現有電網難以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