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是維持企業正常生產的基本條件,在目前玻璃纖維市場供大于求的環境下,使得供方及時收回貨款的難度加大,一方面,庫存增加占用大量流動資金,另一方面,產品銷售后不能及時收回貨款,也等于占用了供貨企業的資金,在這種雙重壓力下企業的資金緊張局面顯得尤為突出。2008年11月末玻璃纖維制造業應收賬款余額達57億元,比上年同月增加14.7%。由于資金不能及時收回,為了保證正常的生產經營,企業加大舉債經營力度,2008年1~11月玻璃纖維制造業資產負債率達59.1%,比2007年平均水平高6.6個百分點,但舉債經營又增加了企業的利息支出負擔,2008年1~11月玻璃纖維制造業利息支出達9.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2.1%。從目前玻璃纖維的銷售態勢看,不僅僅是企業間產品的競爭,更是企業間綜合實力的較量。
價格下降
價格下降。2008年玻璃纖維紗價格運行態勢總體呈現在波動中下降的趨勢。前4個月呈現在波動中上升的趨勢,且4月份價格最高,達到了每噸7248元。5月份開始,價格呈現在波動中下降的趨勢,且11月份價格降至2008年1月份以來的最低點。
2008年11月份全國玻璃纖維紗出廠價格每噸平均為6863元,與2008年1月份桐比,每噸下降了204元,2008年11月份玻璃纖維紗出廠價格已降至2008年1月份以來的最低點。影響玻璃纖維紗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玻璃纖維粗紗價格下降幅度較大,2008年11月份池窯玻璃纖維粗紗價格每噸平均為6658元,與2008年1月份相比,每噸下降了230元。
利潤總額下滑。2008年1~11月玻璃纖維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8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67/;實現利潤總額4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7%。其中實現利潤總額增長速度,與上年同期相比回落38.4個百分點,與2008年l~8月相比也回落14.8個百分點,總體呈現有所下滑的趨勢。
利潤總額下滑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主營業務成本增長高于主營業務收入增長,降低了主營業務利潤率。2008年1~11月玻璃纖維制造業主營業務成本增長了31.4%,比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高0.8個百分點,這就意味著玻璃纖維及制品價格上升所產生的銷售收入,未能完全消化成本上漲昕增加的支出,未消化的或本將沖減主營業務利潤,使主營業務利潤率同比下降,2008年l~11月玻璃纖維及制品制造業主營業務利潤率為19.1%,比上年同期下降了O.5個百分點,盈利能力有所降低;二是費用總額增長高于主營業務利潤增長,銷售利潤率下降。2008年1~11月玻璃纖維及制品制造業營業、管理和財務三項費用總額為81.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4%,增速比主營業務利潤增長率高7.4個百分點,由于成本和費用的快速增長,玻璃纖維及制品制造業的銷售利潤率同比下降幅度較大,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