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國內風電涂料的下游用戶能夠跟我們多多進行交流,把他們對產品的要求告訴我們,我們會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研發。這一點國外企業雖然也能做,但我們比他們有優勢,因為他們的研發團隊都在國外,我們與客戶交流更便捷,更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像當年引導汽車涂料國產化一樣,讓國內涂料企業能夠與洋品牌公平競爭,不能因為項目招標方的門檻壁壘,就讓這么大的風電涂料市場白白丟掉。”黃有為說。
劉憲文認為國內的涂料企業應該在經營措施上作出改變,鼓勵風電業主方嘗試國內產品,勇于向涂料使用者作出承諾。如果因產品質量問題而影響使用效果,涂料企業要敢于承擔風險,以此一步步打開市場。
劉國杰則建議,國內的涂料企業可以先從塔筒內壁涂料入手。因為目前風電業主方對此的招標門檻不是很高,不像葉片涂料一樣非得認定國外品牌。等塔筒內壁涂料市場做大了,再逐漸進入其他風電涂料市場。這不是一個急得來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此外,風電涂料的行業標準應該加緊制定。行業標準的制定能夠幫助風電涂料使用方在選擇產品時有更規范的參考,這對推動我國風電產業設施配套涂料的國產化進程,加快我國風電涂料產業發展步伐,具有里程碑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