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甘肅的可再生能源并網量達到全國第二。其中,位于甘肅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風力資源可開發量在4000萬千瓦以上,可利用面積近1萬平方公里。甘肅為此提出了“建設河西風電走廊,再造西部陸上三峽”的戰略目標。在此“大干快上”的形勢下,新能源的消納和送出問題就顯得尤為突出。
特高壓外送通道成為外送主力
根據國網甘肅電力的資料顯示,酒泉千萬千瓦級能源基地已核準和開展前期工作的電源裝機總容量為2306萬千瓦,其中煤電966萬千瓦,風電1340萬千瓦。配合酒泉風電基地建設需要,甘肅省已完成了酒泉肅州電廠、武威熱電廠、金昌熱電廠等大型火電項目前期工作。
預計2013年底,甘肅省電源裝機3549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823萬千瓦,火電1608萬千瓦,風電1088萬千瓦,太陽能發電30萬千瓦。但是,甘肅電網最大負荷只有約1705萬千瓦。以上表明本地消納容量遠遠不能滿足電源供應量,這就需要加強外送通道的輸送能力。
酒泉能源基地二期300萬千瓦風電將于2013年底投運,屆時甘肅風電裝機將達到1000萬千瓦左右,其中酒泉地區達958萬千瓦。新疆與西北聯網第二通道投運后,酒泉至主網有兩個750千伏通道,通道送電能力約700萬千瓦,考慮新疆送主網電力400萬千瓦,酒泉地區風電無法保證送出,最大限出力約267萬千瓦(相當于425萬千瓦風電裝機)。同時甘肅電網調峰能力不能滿足風電場調峰運行要求,電量也無法在省內消納,風電送出矛盾將進一步突顯。為解決酒泉風電二期發展對電網的壓力,適應甘肅風電持續發展,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的送出必須通過特高壓工程外送才能根本解決。
酒泉新能源外送又添新通道
2011年4月,甘肅和湖南兩省政府簽訂《甘肅向湖南送電框架協議》,明確湖南省需接受部分外來電力才能滿足經濟快速發展的用電需求,通過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建設,可以將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新能源基地等甘肅富余電力送往湖南,對兩省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相對于疆電外送的兩條“過路”通道來講,酒泉-湖南特高壓輸送線路無疑是為酒泉可再生能源外送量身打造。
記者從國家電網獲悉,酒泉-湖南直流工程總投資約260億元人民幣,線路從酒泉風電基地到湖南中部直線距離約2000公里,采用±800千伏特高壓直流方式送電,額定輸送容量75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