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執行力將加強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陸啟洲:
此前電監會成立的目的,主要是對市場進行監督,至今電力市場沒有形成,電監會職能作用逐漸虛化。此次調整,還是從能源監督管理方面,將電力、油氣以及煤炭等放在一起,更加有助于從整體上宏觀組織實施能源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等。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監會副主席王禹民:
從電力系統改革發展來看,無論是此前的電力部,還是能源部,現在來看是正確的,是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目前電力市場競爭、運轉和發展效果不錯,而且形成了競爭機制,其帶來的最大的好處,就是建設成本明顯下降。
目前能源監管體制的改革,還沒有完全適應市場化。還存在幾個結,要深入研究。下一步要理順能源體制機制以及同國家宏觀管理部門在能源方面的銜接。改革不是節點問題,是永無止境的。國家機構的改變調整,本質上是協調問題,根本問題在于職能轉變。
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原所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
改革后的能源管理格局未有實質性突破,電監會成立以來,功能一直不是特別清晰,雖為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但對電力價格、項目審批等都管不了,所以在這次精簡中首當其沖。
擴大監管領域是重組之后能源局應該認真思考的一大問題,只有電監會是不夠的,石油、天然氣都有天然壟斷性質,監管難度較大,重組能源局之后,政監合一,可以將能源監管擴大到多個領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鄧郁松:
長期以來國家能源局缺乏對能源行業的綜合管理,這次從電監會獲得更多的監管權力,可以說是對這一局面改變的又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