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不叫座
2012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供給方利好頻出,需求方按兵不動。
在政策上,2012年1月,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增加了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等條目,自此開始,一系列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頻頻出臺。在市場層面,比亞迪(002594,股吧)電動公交推廣計劃,為新能源汽車在公用交通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可操作的商業模式,使得新能源車的市場化推廣前進了一大步。而在私人購買新能源車的領域,多個城市實施了購買新能源車補貼政策。然而,消費者比較淡定。數據顯示,今年1-9月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僅為6982輛,其中純電動車3009輛,混合動力車3973輛。
“雖然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擁有較其他國家更寬廣的消費者市場,但中國在技術方面仍與歐美日這些發達國家和地區有一定的差距。”能源與碳融資專家沈一揚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身就不應該對其要求過高。
據了解,中國2009年提出2015年要形成50萬輛產能的近期目標。“現在類似電動車之類的都有充電站少、充電時間長、運行時間短、技術成本高等問題,再加上群眾的消費觀念還沒有普及,自然會出現市場遇冷現象。”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學能源類博士施行之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目前燃料電池汽車主要是以氫作為燃料,而氫的制造、供給和儲存設施目前均處于初步構筑階段。
人在囧途
董事門封吳長江
自2012年9月“回歸”雷士照明以來,時至今日,吳長江仍未能重返雷士照明董事會。雷士照明的股權斗爭從5月吳長江辭職后不斷升溫,中間傳出吳長江遭調查的消息。此后,吳長江、賽富、施耐德的“三國殺”,逐漸演變成了包括經銷商、供應商、生產廠在內的混戰。2012年12月26日晚間,德豪潤達(002005,股吧)公告稱,公司共斥資16.54億港元收購雷士照明20.05%的股權,而吳長江通過資本運作成為德豪潤達第二大股東。
質量門憋王傳福
5月26日凌晨,深圳一輛比亞迪E6電動出租車在被一輛醉駕超速跑車撞擊后發生燃燒,導致車上三人當場死亡。事故導致其股價大跌。5月28日,比亞迪A股盤初大幅跳水,一度觸及跌停板,隨后小幅回升震蕩,收跌2.58%,每股報23.75元。按A股總股本23.50億股算,當天市值蒸發達14.8億元。港股市場上,5月28日比亞迪H股暴挫5.93%至15.24港元/股,比亞迪遭遇信任危機。
IPO之門鎖黃鳴
與行政力量保持怎樣的距離,是中國民營企業家在市場之外需要額外考慮的問題,黃鳴也不例外。被稱作“太陽能”瘋子的黃鳴,愛把“夢想”二字掛在嘴邊,這使他看起來就像一個行業的布道者。然而2012年上半年黃鳴接連遇到麻煩事,不僅第三次折戟IPO,還“不幸”和一樁落馬官員案件牽扯起來,墜入俗套的“權錢交易”和“政商勾結”的故事中。下半年,高調召開新聞發布會,堅持每月發布一個行業黑幕。
業績門困韓俊良
8月27日,華銳風電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8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2.04%;實現凈利潤2466.89萬元,同比下降96.25%。8月29日,華銳風電公告稱,公司創始人韓俊良不再擔任公司總裁,由公司董事之一的尉文淵出任公司代理總裁,韓俊良繼續出任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