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來看,歐美發達國家的電源結構中燃氣、抽蓄占比相對較高(比如西班牙與美國的靈活調節電源占比分別達到34%與47%),同時依靠強大的跨國跨區互聯電網支撐,有效地擴大了風電平衡區域,加上發展風電供熱促進需求側響應,提高了風電利用水平。相比之下,我國的電源結構、發展基礎、政策環境在短期內難以取得實質性改善,尤其是風資源富集的 “三北”地區本地市場規模小,靈活調節電源比例低,在政策措施不到位的情況下,將難以滿足風電持續大規模開發要求。
為實現風電發展規劃目標,從技術層面來看,需要進一步挖掘本地調峰能力,積極配置蓄熱電鍋爐與各類儲能裝置,優化供熱機組運行方式,利用各類儲能技術配合風電運行;從政策層面來看,需要完善對火電企業深度調峰的補償機制,出臺促進風電場與供熱、高載能等大用戶協調運行的經濟激勵機制,實施用戶側分時電價等需求響應措施,加快核準建設“三北”地區風電跨區外送通道,建立全國電力市場消納風電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