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報道,處于“寒冬期”的風電行業正迎來陣陣政策暖風。10月15日,甘肅發改委宣布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二期第一批300萬KW風電項目獲國家發改委核準。另一大風電基地山東也宣布到“十二五”末全省風電裝機要超800萬KW。在補貼政策方面,今年7月和9月底,國家能源局又連續追加兩批超過3000萬KW的風電項目列入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范疇。隨著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在去年底上調至8厘/KWH,業內預計今年的電價附加補貼資金可望超過200億元。
對于近期讓人感到絲絲寒意的風電行業來說,這些消息無疑是“雪中送炭”,也為此前一直處于調整期的風電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國內風電大基地項目建設序幕重啟,補貼政策頻現暖意,或許是國家在風電行業調整發展節奏一年后,為呼應企業的期盼,釋放出的一系列“救市”的政策信號。
這些利好消息似乎預示著,政府將加大對新能源產業的扶持力度。有學者對十八大召開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和經濟政策做出樂觀預期,認為當前國家挽救作為新興產業代表的新能源行業的政策信號逐漸增強,風電產業作為重點子行業必將受政策青睞。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加速發展期與投資熱潮。
中國風電飛躍式發展 短短數年躍居世界前列
回首過去幾年,在度過了短暫艱難的起步期與摸索期后,從2006年至今,中國風電發展舉世矚目,風電行業經過飛躍式發展,短短數年間,躍居世界前列。國內風電設備制造企業規模迅速擴大,2011年全國已有四家整機制造企業華銳風電、金風科技、東方電氣、聯合動力,躋身全球裝機量排名前十;涵蓋技術研發、零部件制造、整機組裝、檢測認證、風電場開發建設、配套服務的產業鏈初具規模,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風電產業體系,在國際風電市場中的競爭力不斷提高。
2011年中國風電依然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累積裝機容量穩居世界第一,繼續領跑全球。根據《2012中國風電發展報告》資料顯示,2011年中國(不含港、澳、臺)全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7.63GW,全國累計裝機容量62.36GW。至去年年底,中國有30個省、市、自治區(不含港、澳、臺)有了自己的風電場,風電累計裝機超過1GW的省份超過10個,其中9個省份超過2GW。中國風電市場在歷經多年的快速增長后正步入穩健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