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肖世杰
實現電網調度一體化,一方面有利于保證電網安全與經濟運行,預防類似印度大停電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也是加快風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提高電網消納新能源能力、保障我國新能源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舉措。
記者:在我國,風電并網和消納難題的癥結何在?要從根本上解決大規模風電并網和消納問題,電網調度和管理應當遵循何種思路?
肖世杰:風電出力的間歇性和波動性特點是導致風電并網及消納困難的根本原因。要有效解決這一難題,需要從電源結構、電網結構和電網調度運行等方面著手。
我國風電資源主要集中在“三北”(東北、西北、華北北部)地區,其風電并網裝機容量占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的90%,但該地區以火電為主,且多為供熱機組,電源結構單一,互補能力不強,系統調峰、調頻資源不足,難以實現大規模風電就地消納。
我國生產力水平與包括風電在內的一次能源資源呈逆向分布,這客觀上決定了我國能源發展必須走集中開發、大范圍資源優化配置的道路。加快建設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有利于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大規模風電消納。
電網集電能傳輸、市場交易、優化配置等功能于一體,具有典型的網絡特性和顯著的規模經濟性,且發電、輸電和用電必須瞬時平衡,在客觀上就要求電網實行統一調度、統一管理、全國聯網。風電的大規模接入使得這一要求變得更為迫切。充分發揮我國電網統一調度和管理的優勢,實現電網調度一體化,一方面有利于保證電網安全與經濟運行,預防類似印度大停電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也是加快風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提高電網消納新能源能力、保障我國新能源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舉措。
為有效解決我國大規模風電的并網和消納問題,國家電網公司確立了“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的工作思路,加快堅強智能電網建設,加強統一調度和統一管理,充分利用現有的跨省、跨區輸送通道,通過全局優化調度,增強系統調峰、調頻能力,在大范圍內實現風電的并網和消納,有力支撐風電基地的大規模建設和風電資源的高效利用。
記者:目前我國在解決大規模風電并網和消納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在電網統一調度和管理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具體成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