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翻番,這讓眾多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維持著一線生機的企業們看到了新希望。
8月6日,國家能源局組織制定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和水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四個專題規劃正式發布,《規劃》明確指出,“十二五”時期,可再生能源將新增發電裝機1.6億千瓦,其中常規水電6100萬千瓦,風電70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200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750萬千瓦,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爭取達到總發電量的20%以上。
“雖然還有許多政策的缺失,但新規劃顯然給從事可再生能源的企業帶來了更多的機會。”伊頓能源中國區總裁尚爾兵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
擴容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
《規劃》和水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四個專題規劃的正式發布,讓相關行業為之一振。
《規劃》新明確了總體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達到4.78億噸標準煤,其中商品化年利用量達到4億噸標準煤,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達到9.5%以上。2015年各類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指標是:水電裝機容量2.9億千瓦,累計并網運行風電1億千瓦,太陽能發電2100萬千瓦,太陽能熱利用累計集熱面積4億平方米,生物質能利用量5000萬噸標準煤。
在尚爾兵看來,政策的缺失以及不到位,一直影響著中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而《規劃》的出爐,相關政策將進一步完善,顯然給從事可再生能源的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中國的"十二五"規劃制定了一系列節能減排和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標。在這一發展趨勢下,伊頓將會找到更大的發展機遇。”伊頓能源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柯仁杰認為。
一直致力于轉型清潔能源的新奧能源相關負責人也認為,我國把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等產業作為新型戰略性產業和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加以鼓勵和支持,“十二五”規劃也把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作為“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舉措,對企業在這個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機遇。
該負責人同時指出,新奧目前正在研發的技術以及正在運營的產業,包括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服務的商業模式,與規劃中強調的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的變革高度吻合。“新奧又一次準確地把握了政策的方向。"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的提出,從一個側面來說,也驗證了新奧5年前開始投重金推動煤基低碳能源技術和泛能網技術研發與實踐的前瞻性。”
相關政策尚需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