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電監會”)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聯合舉辦的2012年全國電力可靠性監督管理工作會議暨電力可靠性指標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中電聯黨組書記、常務副理事長孫玉才在會議致辭中指出,2011年,電力行業積極應對復雜形勢,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強化管理,變革創新,加快發展,保證了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有序供應,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2012年,受火電裝機增長減緩、電煤供應問題、水電來水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缺電形勢呈現更為復雜的態勢,預計今年迎峰度夏極端情況下將會有3500萬千瓦左右的電力缺口,電力安全可靠供應的任務非常艱巨。
會議上,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發布了2011年度全國電力可靠性指標,結合歷史對比和國際對標,分析了2011年全國電力發、輸、配、用各生產環節可靠性情況。電力體制改革后全國主要電力企業成立10年來,我國電力可靠性水平總體上不斷進步,各類主要設施和系統的等效可用系數逐步提高,非計劃停運次數持續下降,10千伏用戶平均供電可靠率顯著提高。與2010年比,由于煤質等原因,機組非計劃停運次數等部分指標也發生了一定波動(主要情況見相關閱讀)。
國家電監會副主席史玉波在總結講話中指出,2007年全國電力可靠性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以來,特別是電監會24號令《電力可靠性監督管理辦法》頒布后,電力監管機構、行業組織和各級電力企業共同努力,電力可靠性監督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一是電力可靠性監督管理工作體系逐步建立。二是電力可靠性監督管理工作范圍日益擴大。三是電力可靠性技術與數據在企業的科學管理中已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