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因:國家扶植 政策推動
事物發展,內因起決定作用,外力同樣也不可忽視。
在最近公告的《國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規劃》中,著重提出了風機大型化要求,行業管理部門試圖利用政策力量推動風電大型化發展?!兑巹潯芬螅磥?年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6—10兆瓦陸地(近海)變速恒頻風電機組(雙饋式和直驅式)的整機制造技術。事實上,現階段在全球范圍內在海上風電領域6兆瓦風力發電機的商業應用還處在藍海階段,能參與者并不多,我國企業已初涉其中。
目前,國內一線風電龍頭企業并不落后,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風電設備制造商華銳風電已經成功研發出SL6000系列6兆瓦大型海上風電機組,并于2011年底中標上海臨港海上風電一期示范項目。
據了解,經國家能源局和上海市政府同意,經上海臨港海上風電一期示范項目業主招標,已確認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申能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上海綠色環保能源有限公司聯合體與目前全亞洲單機容量最大的風電制造商華銳風電“捆綁”中標。這將是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大規模投入商用,也是華銳風電繼中標中國第一個國家海上風電示范項目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項目后又一嶄新的海上風電發展“里程碑”。
除對整機要求外,《規劃》還對大型陸上及海上風力發電關鍵技術提出了要求。其中包括大型陸上與海上風電機組關鍵控制技術;翼型設計與葉片優化設計技術;大功率中高速比齒輪箱設計技術;大型風力發電機設計與優化技術;大型風電機組整機與關鍵部件的檢測技術;載荷分析與抗疲勞設計技術;大型風電機組在極端情況(臺風、強風沙、低溫及腐蝕等)下的應對技術;大型風電機組電網適應性控制技術。
在此領域,國內風電企業同樣做了充足的準備。
據悉,華銳風電SL6000系列風力發電機組是目前中國第一臺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全球技術領先的6兆瓦電網友好型風電機組。SL6000的低電壓穿越能力使其可以滿足目前電網導則的嚴苛要求,其特殊的防腐系統,更滿足了海上高鹽霧和高腐蝕的運行環境。這已基本完成《國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規劃》對大型風機具體技術領域的要求。
此外,《國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規劃》還提出建設風電技術及裝備研發平臺的要求,目標在五年內建立國際一流的風電技術及裝備研發機構,研制出全球領先的風電裝備,實現規?;a。攻克超大型風電機組關鍵技術難題,形成大型風電機組關鍵部件的制造能力,成為在風電技術研究與制造領域有影響的國際合作科研平臺和風電技術研究基地。
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秘書長李俊峰曾表示:“2012年,中國的風電行業將與政府政策和市場要求聯系得更緊密。”作為我國有史以來第一部能源科技規劃,《國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規劃》的發布無疑是國家政策層面上對中國風電行業強有力的支撐。《規劃》在風電技術創新和自主研發方面指明了未來技術趨勢、明確了發展目標,從而進一步指導中國風電行業在大型化的道路上繼續前進,要求中國風電行業以技術進步為動力,占領全球風電技術制高點,真正實現“風電強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