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
柔性直流輸電示范工程成功投運,標志著國家電網公司已占領了大功率電力電子領域的技術制高點,為我國風電場的大規模、集中式開發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對于推動我國能源領域向綠色環保方向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國家電網公司將以上海柔性直流輸電重大科技示范工程的成功投運為新起點,不斷總結經驗,全力推進柔性直流關鍵技術深化研究和成果應用,力爭在更高電壓等級、更大輸送容量、更高技術水平上取得新的突破,努力實現從技術追趕到技術引領的跨越,并在未來國際競爭中把握發展的先機和主動權。
4、“十二五”農網改造 聚焦產權問題
5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國家發改委《關于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的意見》《意見》指出,“十二五”期間,全國農村電網將普遍得到改造,農村居民生活用電得到較好保障,農業生產用電問題基本解決,縣級供電企業“代管體制”全面取消,城鄉用電同網同價目標全面實現,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技術先進、管理規范的新型農村電網。
《意見》明確指出,“十二五”期間,要深化農村電力體制改革,全面取消縣級電網企業“代管體制”,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和公平自愿原則,通過無償劃轉、股份制改造等多種形式,建立有利于促進農村電力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地方管理的電網企業也要深化改革,鼓勵與大電網企業通過各種形式的合作或融合,提高供電能力和服務水平。
點評:
農村電網改造的難點在于現有的農電管理機制造成農網產權不清,因此,“十二五”期間深化農村電力體制改革中的首要問題是產權歸屬問題,使用權、所有權、經營權的劃分必須按照現代企業管理機制加以解決,推動農村電力公司的規范化、市場化改造,逐步改變管理機制僵化的問題。隨著代管體制的破除,電網公司將在農網改造中成為投資主體。當然,改革中仍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電網公司和縣政府之間的利益劃分等,但是改革的趨勢已經不可避免,新一輪的農網改造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將會逐步顯現出來。
5、淮南—上海特高壓獲核準特高壓項目建設提速
9月28日,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舒印彪稱,規劃建設的淮南—上海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已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這意味著停滯了近2年之久的特高壓交流審批工作破冰,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開始加快發展步伐。
《關于印發皖電東送淮南—上海輸變電工程補充可行研究報告評審意見的通知》中明確,淮南—上海輸變電工程途經安徽、浙江和上海,新建淮南、皖南、浙北、滬西四座變電站(開關站),新建1000千伏線路2×656公里,靜態總投資204億元。工程建成后,兩淮煤電基地可新增外送電能力790萬千瓦左右。據介紹,無論是線路長度、投資還是輸電容量,淮南—上海的特高壓交流項目比晉東南—荊門示范工程規模都要大一倍以上。
此前,5月24日,國家能源局在“疆電外送”專題會議上明確提出,同意新疆開展哈密—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外送工程前期工作。同時,國家能源局向國家電網公司發函,同意溪洛渡左岸—浙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展前期工作。此外,錫盟—南京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前期工作也取得重要進展。
點評:
隨著國家對煤炭產量進行控制、煤炭對運輸造成的壓力越來越大,以及日本福島核事故對我國核電發展產生的深遠影響,我國東中部地區缺煤、缺電現象將長期存在。在這種情況下,過度依賴輸煤的能源配置方式和就地平衡的電力發展方式,已難以適應能源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因此,支持特高壓輸電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加快跨區跨省電網建設,充分發揮電網在配置能源資源中的作用無疑是緩解“電荒”的重要手段之一。
6、世界最大電動 公交充電站薛家島投運
7月11日,世界上功能最全、規模最大、服務能力最強的電動公交車充換電站——青島薛家島電動汽車智能充換儲放一體化示范電站投入運行。電站主要為途經膠州灣隧道的公交線路和黃島區部分公交線路,約280輛電動公交車提供充換電服務。整個電站由位于薛家島公交樞紐站內的公交車充換電站以及相鄰的北莊變電、集中充電站,電池配送站三部分組成。
在充電方面,公交車充換電站可同時為120輛公交車電池充電,集中充電站可同時為360輛乘用車電池充電。公交車每次更換電池組時間為6—8分鐘,每天可更換540車次,可滿足280輛公交車充換電需求,占黃島區公交車總量的50%以上。在配送功能上,集中充電站配置電池1440組,可滿足黃島區10個配送站的電池需求。
薛家島電站的另一大亮點是電站具備電力的儲放功能。據介紹,目前建設的集中充電站實現了55968千瓦時的電能儲存,最大放電功率7020千瓦。可以在地方電網電力充裕時利用電池存貯電能,在用電高峰和緊急情況下反過來可以向電網釋放電量,峰谷調節負荷最大可達10520千瓦。
點評:
薛家島充換電站模式或許將成為我國純電動汽車發展最有效模式。如果該模式大規模推廣,可以在西部北部不具備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的地區實現與抽水蓄能電站相同的削峰填谷的功能,對于電網將來大規模吸納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入網,保持電網的平穩穩定運行意義重大。
7、中俄直流背靠背聯網 進入調試投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