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的調整并不是對風電行業進行簡單的限制,而是改變了中國風電的發展方向。在短期內可能會導致市場增速減弱等問題,對整個行業產生一定影響。但從長期看,將使風電行業發展更加規范健康,更加有序和可持續。《可再生能源“十二五”發展規劃》草案中提出,至2015 年末,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要達到1 億千瓦,2020年達到2億到2.5億千瓦。《中國風電發展路線圖2050》預計到2050年,我國風電裝機將達10億千瓦,成為中國的主要電源之一,滿足17%的國內電力需求。由此可見, 國家大力發展風電的決心仍未改變,只是轉變了風電發展的方向,由數量向質量轉變,由陸上風電向海上風電發展,由集中開發向分布式發展轉變。
縱觀整個風電產業鏈,風電整機制造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據統計,目前中國已有超過80家整機生產企業,其中排名前三位的華銳風電、金風科技和東方電氣在我國風電市場的累計市場份額已達到近60%,排名前10 位的企業累計市場份額達到85%,而后60余家企業,僅有3.9%的市場份額。因此,風電整機制造廠商面臨的壓力較大,缺乏投資空間。而風電場運營方面,基本被華能、大唐、華電、國電及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壟斷,也沒有很好的投資機會。
盡管如此,風電行業結構性投資機會依然存在,風能變流器行業相對而言蘊藏著較大的投資空間。風電變流器是風電整機中僅有的幾個尚未實現國產化的零部件,目前國內風能變流器市場主要依賴進口,ABB、Converteam、美國超導等國外品牌占據國內風能變流器主要市場份額,內資企業占比僅5%左右,存在著廣闊的市場替代空間。同時,今年以來大規模的風機脫網事故引發的風機改造潮也為風電變流器行業帶來良好的發展契機。
ChinaVenture投中集團分析認為,風電行業在經過近五年迅猛發展之后開始回歸理性,由速度/規模導向型發展轉向質量/效率導向型發展,是風電行業的必然趨勢。在國內能源供需矛盾越來越嚴重和電力需求上升的情況下,風力發電在減輕環境污染、調整能源結構和解決偏遠地區居民用電問題等方面作用突出,因此從長遠看風電行業的前景仍值得期待。從產業鏈看,風電整機制造、風電場運營由于產能過剩、國企壟斷等原因相對缺乏投資空間,而高技術零部件特別是風電變流器存在一定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