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近日公開稱,未來每年風機新增裝機確保1500萬千瓦以上,而新開工裝機規模則確保為2000萬千瓦左右。這一說法暗示我國的風機增速未來可能會明顯下降。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金風科技、華銳風電等大牌風機制造企業業績下滑的現實,已使市場感到風機制造業的寒潮正在襲來。業內人士預計,今年新增裝機將比去年的1892萬千瓦有所減少。自2007年以來,我國風機裝機容量一直保持大幅度增長,2011年可能首次出現拐點。
梁志鵬表示,已經確定在今年年底之前核準2883萬千瓦的風電項目,而這些項目是從申報的4000萬~5000萬千瓦項目中遴選出來的。
統計數據顯示:2007~2010年,我國風機新增裝機容量分別是331萬千瓦、615萬千瓦、1380萬千瓦和1892萬千瓦。2010年和2009年相比增幅為38%左右,該增幅比往年100%的增幅,已有所下降。
業內人士指出,由于地方政府以前可以審批5萬千瓦以下的項目,所以大批4.95萬千瓦風電項目很快上馬,再加上市場需求確實比較猛,使得我國過去幾年的風電裝機容量很高。
由于電網和風電項目審批脫節(先批風電后批電網),風電開發沒有規劃,大量的風電不能上網,2011年上半年又發生多起風機脫網、起火、倒塌事故,風電“大躍進”必須終止的呼聲十分強烈。
前不久國家能源局明確,5萬千瓦以下的風電項目也需由國家能源局核準,不再由地方政府核準,導致今年第二季度的一部分風電場建設不能開工,必須延期或者暫停。今年5月,國家電網暫停了風電場設計評審計劃、接入電網意見函的辦理,并針對風電上網的嚴格準入,提出了包括風電場設計、檢測認證18項并網技術規范。國家能源局和國家電網的上述措施,必將對風電產業理性發展產生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