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鳳認為,近期國家專門針對稀土生產環節的整治,大的方向還是按照行業整合、集約化發展的思路在走。通過今年的生產情況和企業自愿在發揮各方優勢的基礎上實現聯合重組,慢慢理順行業發展思路。
盡管稀土政令頻出,然而市場需求和指令性生產計劃之間的矛盾,卻使得國家政策屢屢落空。近3年來,每年的指令性生產計劃指標都得不到嚴格的執行,實際的開采量都超出計劃指標30%以上。這也使得大企業的停產倡議被認為雖然是在用實際行動說話,但顯出無奈之舉。
“若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執行,而需要倡議性的公眾壓力,可見行業的調控政策仍未取得實質性進展。”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安海軒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國家稀土政策能夠產生多大的市場效應很大程度取決于政策的持續力度與后續市場的監控強度,但從現實狀況看,大面積停產在中小企業中恐難以實行,這對當前稀土政策的執行力度是一大挑戰。
王彩鳳認為,在市場有需求、企業對外有訂單、稀土產品價格又高的情況,即使稀土行業面上的秩序實現了,還有些邊角無法整治,這給企業生產秩序造成一定的混亂。有關部門在加強礦山開采秩序、環保污染治理等的同時,要切實對國內外稀土應用的市場情況加強調研,使明年能有符合市場需求的生產指令性計劃。
“目前稀土行業的理順還僅僅是開始。應該盡快出臺產業政策規劃、行業準入條件等。這樣才能在今后的整治工作中,有法可依,依法行事。”王彩鳳說。
稀土價格走勢出現爭議
數據顯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稀土價格一路飆升,截至今年7月初,主要稀土產品的價格上漲了3至5倍,如鑭、鈰等原先每噸不足萬元的稀土元素價格直逼每噸20萬元。但是從7月中旬開始,全國稀土價格開始出現回落,跌幅在10%以內。
伴隨近期密集的調控政策,市場對稀土價格未來的走勢出現了分歧。
“稀土價格最近比較平穩。未來走勢要看市場供需、資金流動等,它們對價格的影響比較直接。”前述包鋼稀土人士8月9日說。
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安海軒認為,未來稀土分離冶煉企業停產將對行業的正常運轉造成威脅,在供需矛盾愈發突出的情況下,價格將會扶搖直上。
而在王彩鳳看來,如果稀土價格一直持續高企,下游客戶將可能使用替代產品,或者一些不是很急需的客戶將暫不使用,這就造成部分產品積壓。“在前期稀土價格高位的情況下,未來整個市場需求會進一步平衡,價格會有適當的下降。”
盡管存在爭議,業內人士的一個共識是,此次系列調控政策的執行力度和執行效果將成為稀土價格很大的影響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嚴格執行國家指令性計劃,稀土分離冶煉企業停產將直接影響節能燈、電動汽車等稀土下游產業。
對此,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發光材料及特燈事業部的相關人士8月9日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稱,此事比較敏感,不能接受采訪。而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阮軍8月9日則對本報記者說,稀土用途很多,其中稀土永磁占很大的量,照明只是其中一部分,LED的用量更少。停產對LED產業應該會有或多或少的影響,但具體影響現在還說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