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寶:近幾年,太陽能、地熱能以及生物質能發展非???,很多國家驚嘆于中國新能源發展速度。當然,新能源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有媒體曾報道開發太陽能過程中耗的電比太陽能發出的電還多,說風能、太陽能等大量過剩,認為新能源的發展存在非理性“躍進”??创魏问挛锒家吹剿闹髁髋c支流,我認為發展新能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只是它的支流。新能源發展過程中,出現問題就要積極去解決,遇到瓶頸就要設法去打破,而不是停止腳步擱置起來,大力發展新能源已經是大勢所趨。
減少過度依賴 加緊替代規劃
問:最近,受中東、北非國家動蕩局勢的沖擊,國際油價節節攀升,國內成品油價格也跟著上調,這是否預示著能源安全的警鐘再次被敲響了?
張國寶:最近,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與核泄漏,以及中東北非地緣政治不穩,使國際油價連續大漲,國內成品油價格也跟著上調。但是,利比亞戰事主要是影響歐洲,特別是意大利的原油供應,對我國石油供應中斷的擔憂基本可以排除。我國從利比亞進口的原油只有700多萬噸,只占我國石油進口量的3%,90%以上是中石化在經營,這個比例相當小,即使利比亞的出口全部停止,我們國家也完全可以從其他的渠道進口石油彌補。但是,利比亞戰事迅速推高了國際油價,加大了我國石油輸入型通脹壓力,所以,也再次敲響了我國能源安全警鐘。
問:一旦鬧“油荒”,我們怎么辦?
張國寶:前面已經講到,利比亞局勢的影響主要是油價,不會影響到供應短缺。目前來講,我國的能源安全,主要是原油的安全。我國56%左右的石油是從國際市場進口,對外依賴度高。在進口原油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保障能源安全需要在節油和石油替代戰略上下功夫,減少對石油的過度依賴。節油可多用其他能源,特別是用清潔的二次能源電,少用油。而電可以從化石能源、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能等多種一次能源轉換獲得。譬如我們的現代交通工具火車,從上世紀50年代的用煤,70年代的用油,再到現在用電的動車組,如果進一步提高電力機車的比例,將可以大大減少原油的使用。另外,鼓勵使用公共交通,減少私家車的使用,也是一種節油方式。在城市里,如果大家多乘公共交通,譬如地鐵等,既節油又減排。而地鐵使用的是電能。
問:您說石油替代戰略,指的是什么?
張國寶:主要包括使用風能、太陽能、核能、生物能等一些新能源。這次,如果不是發生日本核泄漏事故,我國可以在安全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核電。核電可以代替煤、油應用在很多領域,實現石油替代潛力大。但自福島核電事故以來,公眾擔心核安全的情緒不斷在增加,核電的發展政策需重新思考定位。還有,我們國家消費4億多噸油里面,有8000萬噸油是用來當化工原料,生產乙烯等化工產品。如果我們能夠用煤來替代石油生產化工產品,也是石油替代的一種途徑,現在這個技術已經開發出來了。只要我們積極推廣先進的技術、工藝,可以不用石油的地方盡量不用,中國的節油是有很大的空間潛力的,譬如像交通工具,如果有朝一日,電動汽車的技術得到突破,大家都使用電動汽車,節油空間可以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