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能產業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體系。在風能發展中,建立完整的風能產業體系(產業鏈)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目前,我國風能產業鏈還沒有完全形成,特別是風能服務體系很不健全。投資商投資的重點主要在風電機組制造和風電場建設方面,而對設計與咨詢,運輸與安裝,運行與維護,監測與認證等技術服務行業還沒有完全形成氣候,因此,影響風能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3.要加強產品質量管理,提高產品可靠性
我國風能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目前雖然已基本具備600千瓦和750千瓦風電機組的批量生產能力,但是,批量生產中的質量控制問題需要引起重視。一些企業制造樣機時可以達到很好的性能,可是當批量生產時,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時一個小零件不合格就會造成風電機組停止運轉。原因主要是在批量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不好,另外,對產品的檢測做得不夠,有的產品沒有經過認證。在規模化生產的情況下,怎樣使產品從性能上、可靠性上和價格上都能被用戶接收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目標。對風電機組來說可靠性尤其重要,要在惡劣的氣候環境下安全運行20年,沒有一套科學的產品質量管理體系是做不到的。
二、風電市場如何培育
目前,風能開發利用的主要方式是風力發電,通過在風電場中布置的風電機組將風的動能轉換成電能并輸入電網,提供用戶使用。因此,風電市場將直接影響風能的發展。
1.要有一個合理的風電上網電價
風電成本一直是風能發展中的一個制約因素,風電成本主要取決于風電機組的成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壽命一直是風電機組發展所追求的目標。隨著風電技術不斷進步和風電產業規模化發展,風電成本一直呈下降趨勢,從1981~1995年,世界上風電成本已由15.8歐分/度電下降到5.7歐分/度電,目前風電成本約為4歐分/度電左右,在過去5年中,風電成本下降約20%。如果在常規能源電價中,考慮了因污染環境而發生的外部成本之后,那么風能是目前最具有與常規能源競爭的可再生能源。
在《可再生能源法》中對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上網電價規定了一個原則,即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根據不同類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特點和不同地區的情況,按照有利于促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和經濟合理的原則確定,并根據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的發展適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