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16日,2015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在京如期召開,本屆展會最大的特點就是各大企業不再單純地展示自己的新機型新產品,而是更突出展現了整體方案解決能力。定位于國際一流的風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聯合動力,在本次展會上就帶來許多亮點,除了推出適應中國風電發展的新機型外,還展示了數字化風電場智能全信息互聯融合解決方案,其旗下聯合動力思達公司在展會期間獲得TüV萊茵公司頒發的風電運維體系與能力國際SoC認證,成為國內首批通過該評估認證的企業。在恰逢“十三五”出臺之際,我們就業界關心的問題采訪了聯合動力總經理褚景春和聯合動力思達公司總經理毛經宇。
準確把握市場脈搏 提前進行轉型升級
記者:聯合動力成立以來通過專業運營手段、現代信息技術等為風電運營商提供高品質的涵蓋風電機組全生命周期的風電服務,恭喜聯合動力思達公司獲得了TUV萊茵公司認證。能否請您詳細介紹近年來聯合動力對風電業務的整體戰略是如何布局、調整的?運維服務在這一戰略中處于怎樣的地位?
褚景春:風電作為重要的清潔能源之一,是各國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當前,風電“十三五”規劃出臺在即,中國風電設備企業預計將進入拼產品、拼技術、拼商業模式、拼服務等的新一輪綜合實力比拼。
早在兩年前,聯合動力就已經開始重新部署企業發展戰略,將企業重心由規模型發展調整為向質量效益型發展,持續推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將創新理念、創新成果與產品研發、制造、服務深度融合,逐步構建能源互聯網新經濟態勢下以創新為驅動的研發體系、管理體系及服務體系。并利用這種以創新為支撐的企業體系,不僅為客戶提供性能卓越的風機產品,還提供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優質服務。同時延伸服務鏈條,將傳統從售后才開始的服務前延至產品售前、售中,為客戶提供覆蓋風電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創造新的價值鏈模式。
聯合動力的目標是通過技術創新,驅動質量性能兼優的新產品研發,以及提升服務體系和能力,向業主提供優質高效的售前、售中、以及售后運維服務,從而推動公司由制造向制造服務轉型,努力成為國際一流的風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記者:“十三五”規劃即將出臺,風電板塊預計將迎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面對這一利好聯合動力在未來五年中有哪些規劃?
褚景春:聯合動力將會秉持創新驅動發展,在“十三五”期間將圍繞 “重研發、重服務”的理念。一方面繼續把重心放在創新技術和產品的研發上。另一方面,會繼續加強服務板塊,在風電后市場競爭中體現聯合動力的優勢和特點。
整合集團平臺優勢 深耕技改提升創新
轉型后的聯合動力依托思達公司,針對不同業主提供定制化的風電運維服務解決方案,在整個風電運維市場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記者:聯合動力在風電運維市場的專業水準有口皆碑,褚總談到了聯合動力覆蓋風電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務,請毛總談一下聯合動力在運維市場上的具體有優勢?
毛經宇:我們運維服務的優勢主要分為三點。第一是基于聯合動力風場的服務布局。思達公司本身就是依托整個風場的分布而進行布局的,國內除了海南跟臺灣外,其他各省基本上都有我們的風場,這些風場運維服務與經驗實際上也基于聯合動力的整個供應鏈體系和技術體系。我們擁有大量運維人才、備件應急庫存、服務理念、運維技術能力,具體技術實施都按照高標準制定了具體的流程和機制,確保能即時響應,快速解決問題,保證業主收益。
第二是供應鏈的整合能力。我們制定有3年的規劃,這三年中,我們將與供應商深度融合,向業主提供非常快速的備件服務,后一步包括更為深度的技術合作。
第三方面就是技改能力。從技改提升的角度,聯合動力思達公司方式較為多樣而且能力與眾不同。比如聯合動力思達公司目前引入的無人機巡檢葉片技術。還有一系列備品備件儲備,以及相當的技術儲備。
堅持自身服務理念 引領風電運維健康發展
記者:300多家的風電后市場亂象叢生,您是怎么看待這一現象的?聯合動力在運維理念上與其他同行有什么不同?
毛經宇:在備品備件方面,國內其他同行現在做得更多的是打價格戰,但聯合動力思達公司更希望通過備件的網絡化和快捷服務保障業主的發電量,我們倡導優化整個供應鏈的管理來擴大自己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