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排放
.jpg)
表2為河北省2006年-2012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粉)塵排放總量和在全國各省市中的排名,表中數據出自國家環保部環境統計年報(http://zls.mep.gov.cn/hjtj/nb/2012tjnb/201312/t20131225_265552.htm)。可以看出,河北省三種主要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一直位于前列,2006年-2012年期間,二氧化硫排放量有明顯減少,但年排放總量仍在120萬噸以上;2011年-2012年氮氧化物和煙(粉)塵排放量有大幅度增長,氮氧化物排放量超過170萬噸,煙(粉)塵排放量超過120萬噸,均位于全國第一位。
根據國家環保部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http://wfs.mep.gov.cn/dq/jdc/zh/index.htm),2012年全國汽車保有量前五位的省份依次為廣東、山東、江蘇、浙江和河北;“黃標車”保有量前五位的省份依次為廣東、山東、河北、河南和江蘇。2011年-2013年,河北省機動車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量均位于全國第一,氮氧化物年排放總量50萬噸-60萬噸,顆粒物年排放總量5萬噸-6萬噸;河北省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排放量均位于全國第二,一氧化碳年排放總量250萬噸-260萬噸,碳氫化合物年排放總量30萬噸-35萬噸。2014年3月8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國家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指出,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單位面積的污染物排放強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5倍。三大區域占全國國土面積的8%,但是卻消耗了全國煤炭的43%,其中以京津冀為最大。同樣在這個區域,生產了占全國55%的鋼鐵、40%的水泥、52%的汽柴油,這些地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占了全國排放量的30%。
綜上所述,河北省各種大氣污染物的工業排放量和機動車排放量都位于全國前列、或是首位。尤其是2011年以后,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或煙(粉)塵的排放量穩居全國第一位。因此,造成京津冀地區重污染天氣的第一要素應該是過量的大氣污染排放,相比之下,風電開發的大氣污染環境影響微不足道。
結論
通過分析河北北部及周邊內蒙古風電開發區域內的近53年氣象站10m高度風速長年變化規律,以及近53年北京市、天津市和石家莊市通風量的長年變化規律,可以認為,到目前為止河北北部風電開發對京津冀大氣污染擴散條件沒有明顯影響。近3年以來,京津冀地區的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居全國首位,是導致京津冀灰霾天氣頻頻發生的根本原因。正如國家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所說,重污染天氣的形成,污染物排放量大是根本原因,不利于擴散的氣象條件是直接原因,區域污染和本地污染的疊加是重要的因素。因此,就現階段的持續時間長且覆蓋范圍大的重污染天氣來說,風電開發的大氣污染環境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作者單位:國家氣候中心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