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海洋船舶工業
建立現代造船模式,推進產品結構調整。適應國際造船標準規范,遵循現代造船模式,強化精細管理,加快推進大型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等主力船型的優化升級,開發設計節能環保、安全高效的綠色船舶,著力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加強高端船舶和特種船舶研究設計,重點研發系列化大型及支線液化天然氣船、液化石油氣船、特種工程船舶、豪華客滾船等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發展新型高性能遠洋漁船、海洋調查船、冰區船舶,培育豪華郵輪、旅游觀光游艇等品牌產品。做強做優船舶工業,集中力量優化提升環渤海、長江口和珠江口區域三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大型造修船基地。
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大力發展船舶配套產業。進一步完善船舶配套產品研發體系,提升自主品牌船舶配套設備的開發能力,提高船舶配套產品本土化裝船率,重點研發船用柴油機、軸舵系統、通信導航系統、甲板系統及廢物處理設備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的船舶配套產品。引導中小企業積極參與大船廠的分段制造生產體系,提高配套服務能力,形成適應現代造船模式的船舶工業產業集群。
第三節 海洋油氣業
加大海洋油氣勘探力度,穩步推進近海油氣資源開發,加強勘探開發全過程監管和風險控制。提高渤海、東海、珠江口、北部灣、鶯歌海、瓊東南等海域現有油氣田采收率,加大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依靠技術進步加快深水區勘探開發步伐,提高深遠海油氣產量。到2015年,爭取實現新增海上石油探明儲量10億—12億噸,新增海上天然氣探明儲量4000億—5000億立方米;海上油氣產量達到6000萬噸油當量。進一步優化發展沿海石油石化產業,加大對現有化工園區的整合力度,推動產業集聚升級。強化沿海液化天然氣接卸能力和油氣輸配管網建設,提高儲備周轉與區際調配能力。
第四節 海洋鹽業和鹽化工
合理規劃原鹽生產布局,穩定原鹽生產規模,加快鹽田改造,提高自動化作業水平和原鹽生產效率。提升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積極開發高附加值鹽產品,推進原鹽加工業精細化、系列化發展。積極發展鹽化工業,培育鹽化工產業新增長點。
第五章 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產業
以國家級產業園區為依托,以重大技術突破為支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鞏固壯大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海水利用業,扶持培育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以及海洋可再生能源業,有效提升產業競爭力。
第一節 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
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裝備。重點研發新型、深水裝備及關鍵配套設備和系統,突破設計制造核心技術,重點發展半潛式鉆井平臺、自升式鉆井平臺、半潛式生產平臺、浮式生產儲卸裝置、鉆井船、物探船、起重鋪管船等裝備,全面提升海洋平臺電站、動力定位系統、鉆井系統、水處理系統、油氣處理系統及水下采油、施工、檢測、維修系統等設備配套能力。掌握深海油氣田開發裝備的自主設計和建造技術,形成我國自主開發深海油氣資源的裝備體系,提升裝備總裝、配套、技術服務能力。
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裝備。提升適合各種類型海上風電場施工安裝專用裝備的制造能力,加快5兆瓦以上海上風電機組及配套設備的研發和產業化。積極開發海上風電永磁發電系統、海洋浮式風力發電系統、大容量儲能系統等新產品以及海洋潮汐能、波浪能和潮流能發電裝備。推進海洋能源綜合集成利用,加快研發海島可再生能源獨立電力系統設備。
海水利用裝備。提高海水利用裝備國產化水平,積極研發日產10萬噸以上海水淡化設備、循環冷卻及海水脫硫成套設備,延伸海水利用裝備產業鏈條。
第二節 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