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國際廣播電視:6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速14.14,這個增速是今年以來首次低于20%,增速回落了6個百分點以上。怎么看待這種現象?這種趨勢是不是一直延續下去?會不會加速? [07-20 10:44]
周喜安:我記得6月14號能源局公布6月份全國用電量的時候,對這個問題有所反映。確實是比較吃驚,下降比較多,但從縱向來分析,再看看絕對量,再看看環比的因素,我們覺得總體來講這種回落可以說是在預料之中,同時也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 [07-20 10:45]
周喜安:首先,從基礎來看。去年用電量跟全國的平均形勢差不多,都是前低后高。特別是前幾個月,還都是負數。隨著宏觀經濟的好轉,用電量在不斷恢復,后來增長很快。我記得6月份是實現了連續8個月的負增長之后的首次轉正,8月份實現了用電量的首次增長。從9月份開始,增長速度逐漸加快。考慮到去年基數影響,到今年6月份出現比較明顯的回落是在預料之中的。 [07-20 10:45]
周喜安:第二,要從環比來看。今年以來,國務院在要求各個部門進行宏觀經濟形勢分析的時候,特別強調要增加環比因素的分析。我們理解認為是在整個經濟上行或者下行轉換階段的時候,環比的增長速度更能反映出宏觀經濟運行的態勢。用電量比5月份增速下降了6.66個百分點,環比與5月份相比增長了1.1%,說明還是在提高。同時,從整個結構來看,二季度用電量比一季度增長7.3%,從絕對量來看是逐月提高。我們認為總體上還是處于正常的區間之內。 [07-20 10:47]
周喜安:第三,考慮到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目前適度的回落符合宏觀調控政策的預期。從二季度以來,特別是進入6月份以來,我們國家的重工業增速有所回落,用電量也在回落。6月份,全國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5.65%,比上個月回落7.68個百分點,其中重工業同比增長16.11%,回落了8.89個百分點。重工業回落的速度比輕工業大。目前高載能用電量增速趨于減緩。我們希望這種趨勢能夠繼續保持。總體來講,目前的回落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可以關注,但不必特別擔憂。 [07-20 10:48]
中國能源報:此前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曾經對媒體提出新能源規劃基本編制完成。剛才江冰司長簡單介紹了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的情況。今天能不能介紹一下該規劃的編制背景和目前的進展情況,以及規劃的主要內容,以及規劃實施后可能呈現的成效。 [07-20 10:53]
江冰:新能源規劃是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根據國務院要求開始編制的。關于編制的背景主要是考慮三個方面。第一,著眼推動新興能源又好又快的發展。近年來,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背景下,國家加大了新興能源產業的支持力度,新能源產業呈現快速發展的勢頭,需要規劃進行統籌部署和引導。 [07-20 10:55]
江冰:第二,著眼搶占后危機時代戰略發展的先機。金融危機發生以后,世界主要國家紛紛調整各自的能源發展戰略,比如美國的奧巴馬政府及時調整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制訂了綠色能源計劃,提出了打造能源經濟的目標。歐盟、韓國、日本紛紛推出了各自的綠色能源新政。這些國家提出這些計劃,既是對去年應對金融危機、刺激經濟復蘇的選擇,更是為了搶占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戰略制高點,在能源和氣候變化問題上掌握發展的主導權。我們國家也必須要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大力發展有中國特色的新興能源產業,培育經濟發展的新的引擎和增長點,在未來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07-20 10:56]
江冰:第三,著眼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新興能源具有科技含量高、資金投入大、就業容納能力強、產業融合程度高的特點。通過制訂規劃有利于提高能源自主創新水平和裝備制造業水平,也有利于提高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對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07-20 10:57]
江冰:關于規劃的編制進度,目前規劃經過多次修改和完善,現在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和成熟的規劃。目前,正在按照有關程序準備上報國務院審批。 [07-20 10:58]
江冰:需要補充說明的是,規劃名稱最后確定為“新興能源產業規劃”,而不是之前盛傳的新能源規劃。這樣做主要是基于兩方面內容考慮。一個是這個規劃不僅包含了先進核電、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這些新的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二是還包括了對傳統能源的升級變革,比如說潔凈煤和智能電網、分布式用電車用新能源等技術,因此最終定名為“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 [07-20 10:59]
江冰:關于規劃的實施效果。規劃的實施有利于優化能源結構、減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也有利于提升能源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擴大國內需求,增加社會就業,具有明顯的生態環保和社會效益。初步測算,新興能源產業規劃實施以后,到2020年將大大減緩對煤炭需求的過度依賴,能使當年的二氧化硫排放減少約780萬噸,當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減少約12億噸。規劃期累計直接增加投資5萬億元,每年增加產值1.5萬億元,增加社會就業崗位1500萬個。總體來看,新興能源產業規劃對轉變發展方式、擴大內需、促進就業將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07-20 11:02]
曾亞川:最后一個問題。 [07-20 11:04]
路透社:今天早上我剛剛摘了一條《金融時報》的報道,華爾街時報也有報道,他們引用國際能源機構的話說“中國在去年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世界第一大的能源消費國”。他們的數字是25億噸油當量。不知道能源局有沒有類似的統計,有沒有意識到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費國? [07-20 11:08]
周喜安:你看到的可能是新消息,但這個消息可能不是很新了,因為美國方面已經炒了好長時間。我們覺得這個數字可以借鑒,但我們覺得不可信。去年的能源消費量在剛剛發布的中國能源發展報告里面,還有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公報里面都有,你可以查一查,跟他們的數字肯定不一致。 [07-20 11:08]
周喜安:我們想到這個問題恐怕是一貫性的。前兩天國際能源署到中國發布能源技術展望,也把中國列為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國。我估計是他們對中國的情況不了解,特別是對中國這些年節能減排的情況不了解,他們可能注意到了,但注意不足。在會上大家普遍反映國際能源署或者是能源專家對中國近幾年的能源發展狀況是一知半解,特別是對一些新的措施不太了解,比如說這些年在新能源發展方面的成就,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他們認為在新能源發展方面我們已經走到了美國的前面。我們現在有四個第一,水電裝機全球第一、太陽能熱水器利用規模全國第一、核電在建規模全球第一、風電裝機增速全球第一。在我們這些年,作為發展中國家,能在這樣的水平下堅定不移地推進節能減排,在國際上不與其他國家攀比,這方面,外國媒體和外國政府都應該充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