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7日下午,由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的2012中國風能新春茶話會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隆重舉行。
出席會議的有政府領導、行業協(學)會負責人,科研機構帶頭人,以及風電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企事業領導共有200多人。茶話會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主持。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賀德馨發表歡迎致辭,回顧了2011年風電所取得的成績與遇到的問題,提出2012年專委會的工作重點。國務院參事石定寰發表了致辭,對風電產業發展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對克服當前風電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充滿信心,并希望我國風電越做越好,從風電大國到風電強國。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從大的國際背景下闡述了我國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壓力,希望風電在解決能源和環境問題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據秦海巖介紹,2011年風電新增裝機龍虎榜中,華銳風電以370萬千瓦左右位居榜首,金風科技以360萬千瓦左右位居第二,躍居第三名的是國電聯合動力,新增裝機為300萬千瓦左右。
與前三甲的300萬以上新增裝機相比,位居龍虎榜第四位的明陽風電新增裝機只有150萬千瓦左右,東汽以110萬千瓦左右位居第五。
外資方面,維斯塔斯以66萬千瓦左右的新增裝機位居外資第一,但與去年相比,新增速度出現較大幅度下滑,而GE借助合資公司力量,以40萬千瓦左右的成績位居外資第二。與維斯塔斯類似,歌美颯等外資風電制造企業的新增裝機數量也出現下滑。
業內人士分析,上述數據說明,我國風電整機制造企業中,第一梯隊與第二梯隊差距進一步加大,外資制造企業的市場份額在進一步縮小,風電整機制造繼續向國內龍頭企業集中。
據秦海巖介紹,目前風電裝機年度統計口徑分別有水規院、中電聯與風能協會三家,風能協會的統計側重于制造業,統計標準是吊裝容量,只要完成吊裝的機組,都會統計在內。
風能協會去年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新增裝機容量1893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4473萬千瓦,如果按照去去年新增裝機2000萬千瓦的數量計算,2011年中國累計風電裝機將突破6500萬千瓦。
史立山在同一場合透露,2011年風電發電量未能達到預期目標,而且與年初預期的目標還存在較大差距。
從其他渠道獲悉,2011年風電全年發電量預計在700億千瓦時左右,與2010年501億千瓦時相比,增加幅度在40%左右,盡管如此,與2010年風電發電量同比81.41%的增速相比,2011年風電發電量增速出現大幅下滑,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仍舊是困擾中國風電[0.29 -3.39%]行業的痼疾:無法并網造成的棄風。
史立山認為,目前中國風電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無序競爭和盲目發展,缺乏科學規劃和統籌安排,企業技術標準和管理要求不嚴格,將搶資源、建項目作為主要目的,對于質量和運行重視不夠。
對此史立山表示,能源局將擴大風電配置范圍,通過增加電網規模稀釋風電不確定性。可以考慮的手段是建設一些大規模儲能設施,特別是開發風電供熱市場。在風電集中的電力系統中,建設一定的火電容量作為補償,為達到這一目標,還要研究相應的補償機制來統一不同的利益主體。
海上風電方面,能源局將考慮仿照陸上風電設立標桿電價,但目前的主要問題是如何確定海上風電的標桿電價。
中國風能新春茶話會每年舉辦一次,為所有與會代表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平臺,也逐漸成為中國風能界每年發布重要產業和政策信息的場所,目前已成為中國風能行業每年期待的重要的例行活動。在會議中,中國風能各界代表齊聚一堂,活動現場處處洋溢著輕松和喜悅,重量級嘉賓們對行業發展的總體態勢進行歸納總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點評,會場內高潮不斷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