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研究展望
預計到2020年,我國風電總裝機容量將超過2億kW,其中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kW,風電年發電量達到3900億kW時,風電發電量在全國發電量中的比重超過5%[41],由此而引發的次同步振蕩尤其是SSCI問題值得關注。風力發電系統的結構、并網方式與傳統火電機組有很大的區別,以往的針對火電機組SSR問題的建模、機理以及抑制方法還不能直接應用于風力發電機組的分析中。未來在如下幾個方面亟待深入研究。
(1)SSCI發生機理的進一步分析?,F在的研究普遍認為發生SSCI時變流控制器感受到轉子電流變化后會調節逆變器輸出電壓,引起轉子中實際電流的改變。上述結論只是針對單臺風力發電機組與固定串補作用時的定性分析,沒有考慮實際中多臺風力發電機組相互作用的影響,也沒有定量得到導致SSCI的關鍵參數[42]。
(2)SSCI分析方法的優化改進?,F有文獻多采用特征值法對SSCI問題進行分析。但實際上由于變流器等電力電子裝置電磁暫態模型較難建立,許多研究的特征值分析使用變流器的準穩態模型,造成分析不準確。另外,特征值法計算量大,存在嚴重的“維數災”問題,對于實際的大型風電場多個機組的情況較難推廣應用[43,44]。因此,能夠適用于工程實際的一套SSCI問題分析方法還有待探索。
?。?)風電與火電捆綁送出方式下的次同步振蕩相關問題研究。風電的波動性特點決定了風電難以單獨遠距離輸送,需要與一定規模的火電打捆經串補或者HVDC送出[45,46]。經固定串補送出時,不但會引發風電機組的SSCI,還可能會引發常規火電機組的SSR。經HVDC送出時,如果火電機組與HVDC換流站電氣距離較近,會存在發生SSTI的危險[47,48]。此時的風電、火電機組的次同步振蕩問題將變得十分復雜,其發生機理、二者如何相互影響以及采用何種方法抑制等諸多問題均有待深入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