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宇表示,常規的風電場設計工具只有基于固定容量和單一機型的發電量最優一項優化目標,遠景能源的機位優化模塊可以分別設置可以滿足投資回報率最優、現金流最優、發電量最優三個定制化的的多優化目標。通過格林云平臺,快速給出投資回報率最大、現金流回報最大及發電量最大的不同比選方案,供不同訴求的客戶得到自己最想要的經濟目標復合最優的平衡方案。
山地風電場地形復雜,機位處風速跨度大,根據格林威治云平臺三種優化指標,不同的優化指標適合不同的需求。在某典型山地風場中,當以NPV最優為優化目標時,可優化得到53個機位,年等效滿發小時數約為3011h,內部收益率為27.0%,凈現值達到13.1億元;當以IRR為優化目標時,可優化得到33個機位,年等效滿發小時數為3283h,內部收益率為28.4%,凈現值為9.2億元;當以發電量最優為優化目標時,根據項目容量50MW限制,可優化出25個機位,年等效滿發小時數為3356h,內部收益率為28.0%,凈現值為7.1億元。對比三種優化結果,當以NPV最優為優化目標時,風電場規模較大,但初始投資較大,適合追求規模的業主;當以IRR最優為優化目標時,更注重單位投資的收益,適合對投資回報率有更高要求的業主。只有將不同的設計方案通過理性的數據展現在投資者面前時,投資者才能在這樣復雜的山地投資項目中找到真正符合自己投資需求的風場設計方案。
遠景能源是中國低風速風電開發的開拓者和領先者,在低風速風電風機制造和風電場規劃設計以及運營管理等過程中始終領跑,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遠景認為,識別客戶在復雜山地地形風電場的需求,明確客戶的需求并建立解決方案體系,向客戶理性分析和展示,不僅僅是對于客戶負責,也有利于推動業界對于低風速發展趨勢的認識進一步深化,促進產業的理性和高質量發展。
軟硬件協同智能識別需求的綜合解決方案
那么是不是開發企業用了格林威治提高了選址精度,任何品牌風機都可以”迎難而上”了呢?答案顯然不是。
王曉宇表示,針對復雜山地地形,格林威治云平臺在10分鐘時間內就可以為業主完成支持多種機型混排的高精度的高度定制化的微觀選址混排方案,在把控單機適用性和單機經濟性的前提下,實現3%-5%的風電場整體發電量提升,超過5%的經濟性收益。
遠景能源的智能工具大大提高了準確性,減少了人工支出,保障了電場收益,為中小開發商進軍復雜地形低風速風電項目提供了軟件利器。同時,遠景成熟的2兆瓦系列風機平臺的低風速風機產品家族已更加豐富——2.1兆瓦115米和2.2兆瓦121米風輪機組為投資超低風速風資源提供了更多選擇,2.2兆瓦115米風輪山地適用機組為復雜地形超高湍流的運行環境量身打造,使得完美的風電項目設計藍圖能夠成功落地,多種機型為軟件落地提供了堅實的硬件支撐,而這在其他品牌是無法實現的。
遠景能源各系列的智能風機產品擁有先進的測量技術、數據分析專家系統、主動性能控制和基于可靠性的決策算法等多種智能控制技術,這使得風機在復雜風況和長期運行中擁有快速的自學習、自適應能力,因此,在低風速復雜山地風電場,遠景能源智能風機可以有效提高能量的捕獲和利用效率),并為提升風電效益、降低投資風險奠定了堅實基礎。
軟硬件協同,智能識別需求的整體解決方案,不僅是遠景能源技術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也是遠景能源對于未來中國風電發展的信心所在。通過技術進步提升中國風電產業發展的質量,才有助于推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目標,才有助于實現我們的國際承諾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