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片理論載荷計算軟件界面如圖16所示,對于葉片每一切面,將切面所有參數輸入到載荷計算軟件中,得到每一切面在X(揮舞)、Y(擺振)、Z(軸向)方向的理論計算載荷。
③ 載荷譜&損傷監測模型
通過載荷標定,建立應變載荷方程,并在實際風場的安裝使用中進行修正,通過大量數據累積,形成葉片載荷譜。
采用雨流計算法可以計算出每個測得的時間歷程的疲勞載荷譜。采用這種類似定義的載荷和條件來進行設計計算,雨流法包括以下幾下步驟:
Ø 從序列載荷中根據雨流法挑出某相鄰總的最大(峰值)和最小的(谷值)載荷并保留,記錄其峰值和谷值。
Ø 計算不同循環的累積數。
Ø 在取出的每一組數據中最高波峰或最低波谷處,將波形裁成兩段形成新的收斂—發散波。
載荷級數至少為50個,以便獲得足夠的精度。如果步長是固定的,應選擇預計的最大的載荷范圍,這樣就可以使其獲取最大的載荷。換句話說,就是對每個記錄來說,根據每個記錄中出現的最大范圍,步長可以不同。
從雨流矩陣到載荷譜編制定壽所使用的載荷譜,需要了解風力發電機組整個設計壽命期內的外部條件與運行條件。這類數據可以表示成風速分布以及整個壽命期內可能出現的預期的各種事件(起動與停機、故障等),這些稱之為“工作循環”。據此,確定總的壽命時間、每次穩態運行持續時間及瞬態事件載荷情況,然后導出每種載荷情況的加權因子,將測量載荷狀態、雨流矩陣中每個元素出現的次數換算成壽命當量。使用載荷譜就是以加權的總體的雨流矩陣為基礎而制定的,這個過程不考慮載荷情況轉換時引起的低周疲勞載荷。
等效載荷是對給定的載荷測量時間內對疲勞載荷的效果的一種方便的、簡明的描述。等效載荷是一個概括性的信號載荷,在給定的時間歷程中以給定的頻率(例如1Hz)出現的總的循環次數施加這個載荷時,它所造成的疲勞損傷與測得的載荷譜中所有雨流計算出的載荷幅值造成的損傷之和是相同的。等效載荷的最大優點是能夠對一個特定載荷在給定的時間內可能造成的疲勞損傷進行簡要描述。因此,能夠對不同運行條件下(如自然風,尾流,高湍流等等)的疲勞損傷直接進行比較,并能夠對模擬出的疲勞載荷和測量出的疲勞載荷進行比較。更明確地說,等效載荷是加權的平均雨流值,采用相關材料的S-N曲線的斜率m作為加權指數。假設材料特性用一個指數公式表示:
式中:N 是在以S級載荷幅值載荷下疲勞損壞時的循環次數,S、C、m 是材料
特性,S—N曲線中的斜率m由相關材料來確定。
確定等效載荷時,需選擇一個對應的等效循環次數。等效循環次數應代表給定載荷類型的典型頻率。風輪俯仰彎矩等效循環次數應和葉片通道的頻率一致,也可以簡單采用1Hz。等效載荷用以下公式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