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碳纖維織物為800g 三軸 向織物(triaxial fabric),由一層500g0°T-600碳纖維夾在兩層150g成土45°的玻纖織物內。對于原型葉片中,碳纖維成20°,玻纖層的三軸向織物為土65°and-25°,這種方向的鋪層可充分地控制剪切負載。旋轉織物意味著織物邊沿和葉片方向成20°角,逐步地引入旋轉耦合部件(the twist-coupling component)。
(3)采用大絲來碳纖維。碳纖好牛產成本高,特別是高性能的碳纖維生產成本生高,而葉片生產中,采用大絲束碳纖維可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如一種新型丙烯酸碳纖維(美國專利 US6103211申請人:TORAY INDUSTRIES(JP))該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強度的碳纖維,所述的碳纖維主要包括大量的滿足下列關系式的細纖維:sigma>/=11.l-0.75d,其中的sigma指碳纖維抗張強度,d指細纖維的平均直徑。這種碳纖維適用于風力機葉片材料等與能源相關的設備,或者作為道路、大橋的加強結構層。
(4)采用新型成型加工技術,如VARTM和Light-RTM技術。
在目前的生產中,須浸料和真空輔助樹脂傳遞模塑工藝已成為兩種最常用替代濕法鋪層技術;對于40m以上葉片,大多數制造商采用VARTM
技術。但VESTAS和GAMESA仍使用預浸料工藝。技術關鍵是控制樹脂粘度、流動性、注入孔設計和減少材料孔隙率。
在大型葉片制造中,由于碳纖維的使用,聚酯樹脂已被環氧樹脂來替代;利用大然纖維-熱塑性樹脂制造的“綠色葉片”近年來也倍受
重視,如愛爾蘭的Gnth公司已負責制造12.6米長的熱塑性復合材料葉片,Mitsubishi(三菱)公司將負責在風力發電機上進行“綠色葉片的試
驗”。如果試驗成功后,他們將繼續研究開發30米以上的熱塑性復合材料標準葉片。
為了降低模具成本,減輕模具重量,大型復合材料葉片的制造模具也逐漸由金屬模具向著復合材料模具轉變,這也意味著復合材料葉片可以做得更長。另外,由于模具與葉片采用了相同的材料,模具材料的熱膨脹系數與葉片材料基本相同,制造出的復合材料葉片的精度和尺寸穩定性均優于金屬模具制造的葉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