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蒙能150萬千瓦保障性并網風電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創造新能源建設“二連速度”。

首臺風機吊裝現場
該項目包含安裝150臺10兆瓦風機,新建3座220KV升壓站,新建一條220KV送出線路。項目于去年4月份開工建設,去年底實現升壓站反送電成功;今年5月份150臺風機全部完成吊裝,5月25日完成并網發電,各系統運行正常,創造了新能源建設“二連速度”。

一臺臺風機,在口岸草原上構成了一朵朵巨大的銀色“向日葵”
10兆瓦風機是目前國內陸上商業化運行的單機容量最大風電機組。機組輪轂中心高度125米,葉輪直徑113米,單臺風機重量達693噸,掃風面積約4萬平方米,相當于6個標準足球場大小。項目配套建設智慧化運營管理平臺,實現風機運行數據實時監測與遠程調控,打造“無人值班、基地運維、遠方集控、數智運營”的現代化風電運維模式。

配套建設的智慧化運營管理平臺
項目建設期間,建設團隊克服設備供應緊張、低溫、大風、沙塵、有效施工窗口期短等挑戰,通過優化施工方案和工藝、強化施工組織和保障、專班跟蹤協調設備生產供貨等舉措,展開10余個吊裝作業面,確保項目按期投產。
項目全容量并網后,預計年發電量43億度,年產值12億元,節約標準煤135萬噸,減排煙塵140噸、二氧化硫500噸,氮氧化物720噸、二氧化碳405萬噸,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源源不斷的綠電通過線路輸送到千家萬戶
內蒙古能源集團錫林郭勒中心二連150萬風儲項目經理何玉峰說:“項目是自治區重點工程,在助力口岸新型能源體系轉型服務中蒙經濟合作區的同時,增強國家重點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保障供應能力。該項目全容量并網后,為中俄蒙地區的綠電供應能力提供可靠的支撐,也為錫林郭勒盟綠電外送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