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賦能
煥新啟航
老舊風電場的“涅槃重生”之路
以,一提到運行10余年的四眼坪風電場我就“頭痛”:設備老化、效率低下、維護艱難、成本攀升、容量有限……
對呀,一堆問題!什么時候可以給它來場“變形計”呀!
現在不用等啦!新能源事業部創新實施老舊風場“以大代小”一、二期改擴建工程,積極響應國家在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換代戰略號召,開展科技含量更高、改革力度更大的四眼坪三期改擴建項目建設。
讓涅槃重生的老舊風電場唱響“青春之歌”,以更矯健的步伐在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奮力奔跑。
榮光不再
老舊風場陷困境

重慶四眼坪風電場作為重慶區域首座風電場,曾經承載著萬眾矚目的榮光。該風電場于2009年投產,原安裝55臺單機0.8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46.75兆瓦,是區域重要的綠色清潔能源基地。
隨著運行年限的增長,該風電場各項問題逐漸凸顯,再加上運維困難、成本攀升,老舊機組喪失技術、備件支持,零部件老化導致運行損耗增大、可靠性嚴重下滑、運維成本大幅增加……導致風電場年發電量不足1億千瓦時,改造前近十年平均年利潤僅38萬元。重慶四眼坪風電場這名“老將”榮光不再,陷入容量有限,效益低下的窘境之中。
艱難蛻變
敢啃改革“硬骨頭”

老舊風電場安全生產如何保障?運維效率如何提升?提質增效如何破局?面對諸多難題,重慶新能源事業部意識到,唯有變革創新,朝著智能化、高效化、規?;较蜷_展升級改造工作,方能實現“破繭重生”。面對優質風資源未能有效利用的困境,重慶分公司組織新能源事業部充分論證,拓展實施老舊風場“以大代小、先行先試”的創新改革路徑。
老舊風電場的升級改造及機組退役,四眼坪風電場改擴建前國內尚無先例,在政策上存在諸多“不明朗”難題。該事業部結合國家“雙碳”戰略,對項目技術、經濟以及社會效益方面充分論證,向重慶市市主管部門爭取出臺相關政策,并在項目審批、資源協調等方面給予支持與幫助,于2020年成功取得重慶市發改委批復同意“先行先試”開展四眼坪風電場的升級改造。
為了扎實推進這一“長周期”工程,該事業部通過加強與高校和廠家的合作交流,組織大唐集團系統內外技術服務單位實地考察評估,探索創新出了“分步實施、逐步摸索”思路。在拆除原址實施“等容更新改造+增容擴建”,實施“五步走”:
—— 第一步實施二期擴建項目,于2021年5月開工利用拆除的26臺風機機位新安裝13臺大容量機組,同年12月并網發電;
—— 第二步于2021年5月起,利用拆除的9臺機位新安裝8臺大容量機組進行等容替換,次年4月完成;
—— 第三步實施和順項目,在風電場空間富裕區域安裝13臺大容量機組;
—— 第四步將拆除四眼坪三期項目剩余20臺老舊風機,利用原機位新安裝8臺大容量機組;
—— 第五步實施四眼坪三期改建項目,預計將于2024年12月底投產。通過“五步走”,四眼坪風電項目一舉成為當地最大風電項目。
涅槃重生
“老場”煥發新活力

通過對四眼坪風電場深化改革和創新實施改擴建工程,重慶新能源事業部所屬的老舊風電場整體生產經營指標得到大幅改善。截至9月,風場利用小時增長約1.6倍,年平均利潤增幅超140倍,檢修維護成本降低約60%,并大幅提升了設備可靠性水平。
待四眼坪風電場全部完成改擴建升級后,裝機容量將從最初46.75兆瓦擴容至228.6兆瓦,增長3.9倍,不僅實現優質風電資源利用最大化,而且顯著提升了風電場整體經濟效益。
四眼坪風電場改擴建工程讓老舊風電場破繭成蝶,切實走出了一條改革創新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深化改革不僅是重慶分公司風電產業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推動能源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改擴建工程實施過程中,重慶新能源事業部通過引入智能化運維系統、實施精細化管理等措施,不僅提高了風電場的經濟效益,還促進了風電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成功實現了從“涅槃重生”到“綠色引領”的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