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3月15日下午2時,位于澠池縣英豪鎮境內的大唐河南清潔能源公司上渠風電場,身高90米、單葉片長58米的16座碩大風機輕快地旋轉著。監控室電腦顯示屏上的數據告訴人們:自2014年12月27日試運行以來,這個全采用單機3000千瓦機型的風電場運行平穩,累計發電1600多萬千瓦時。上渠風電場的建成投產,開中部六省之先河。截至目前,全市風電裝機規模33.25萬千瓦,占全省總量一半以上,風電裝機規模、核準容量、運行效益均居河南省首位。
由于我市地形和地理位置特殊,風資源在河南境內最為豐富,已建成的風電場平均風速6米/秒以上,年可利用2100小時以上。2006年,我市開始開發風電資源。2008年9月,大唐河南發電公司在陜縣王家后建成河南省第一個風電項目——清源風電場一期,裝機容量2.55萬千瓦。之后,大唐公司又建成清源二期、鞍子山、燕山、元寶山和上渠5個風電場,裝機規模24.1萬千瓦。上渠風電場裝機容量4.8萬千瓦,共布置16臺3000千瓦風電機組。該機型為內陸山區最先進的長葉片、大容量機組,與國內同容量的2000千瓦主流機組比,可增加發電量1223萬千瓦時,動態投資減少1894萬元。除大唐公司外,中電投河南新能源公司也在我市建成響屏山、雷震山兩個風電場,裝機容量分別為4.95萬千瓦、4.2萬千瓦。
風電項目既節能減排,又能夠拉動投資,促使相關產業發展,對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意義非凡。我市在風電發展上“敢為天下先”,建成了河南省第一個風電場、第一個單機容量最大風電場,鼓勵并規范風電發展,在全省率先編制《三門峽市“十二五”風電發展規劃》,規劃列入國家計劃134萬千瓦,占河南省核準容量的65%。2015年至2016年,我市將有14個風電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100億元以上。預計2016年底,我市風電上網電量將達30億千瓦時,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利稅5.5億元,風電將成為我市結構調整的重要支撐產業之一。
長期支持三門峽風電發展的國家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中心副主任、首席專家宋麗莉在得知上渠風電場建成投產后欣喜地說:“三門峽雖然風力資源豐富,但風況比較復雜,風電開發走到今天實屬不易。希望繼續以科學的態度有序發展風電事業,為中部地區風能資源開發積累好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