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源概況
安徽省風能資源較豐富區域主要集中在皖東、皖西南及皖北部分區域,大致呈東北西南向帶狀分布,全省風能資源較豐富,70m高度年平均風速4.9~5.8 m/s,技術開發量有446萬千瓦。
從時間分布特征來看,風能資源普遍呈現深秋至術春最大、夏季最小、其他時段居中的特點。
從地區來看,風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以下5個地區:①皖東的定遠與鳳陽交界地帶、來安北部、明光東南部、滁州市區、全椒北部和天長。②沿江的望江、宿松、懷寧、樅陽、繁昌、當涂等地。③大別山區的岳西與霍山交界一帶、金寨南部。④皖南的東至、石臺、涇縣、績溪、黃山市區與歙縣、黟縣的三地交界地帶。⑤皖北的宿州、淮北局部山丘區域。
二、電價
2014年12月3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適當調整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發改價格〔2014〕3008號),決定陸上風電繼續實行分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政策,同時,將第I類、II類和III類資源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降低2分錢,調整后的標桿上網電價分別為每千瓦時0.49元、0.52元和0.56元;第IV類資源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維持現行每千瓦時0.61元不變。
圖1:全國風力發電標桿上網電價分區圖
新的風電標桿電價適用于2015年1月1日以后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以及2015年1月1日前核準但于2016年1月1日以后投運的陸上風電項目。
表1:2014年調整后的全國風力發電標桿上網電價表
安徽屬于Ⅳ類資源區,本次調價對安徽地區的風電建設投資收益沒有影響。
三、經濟性評價
如按照風電項目滿發小時數最低的1700小時計算,則單位千瓦靜態投資應控制在7500元/kW以內,才能保障8%的全部投資內部收益率。
當滿發小時數達到2000小時,則單位千瓦靜態投資不超過9000元/kW即能保障全部投資內部收益率不低于8%。
圖2:不同滿發小時數和投資水平下的全部投資內部收益率圖
四、風電建設情況及利用小時情況
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信息,2014年安徽省新增并網風電裝機33.08萬千瓦,累計并網風電裝機82.28萬千瓦。其中裝機密度較高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滁州和安慶兩個地區內。
綜上分析,安徽省多數地區風能資源等級為1級,平均風速相對較小,屬于低風速地區,建設風電場宜選擇技術經濟性好、目前應用較多、技術成熟的大容量、變槳距以及變速恒頻式風電機組,尤其考慮優先采用與常規風機相比葉片直徑更長,輪轂更高的低風速風機。
表2:安徽地區風電利用情況
五、核準流程
目前,安徽省風電項目申報/核準流程執行國家有關要求。
圖3:風電項目核準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