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火力發電是我國目前的一種主要發電方式。然而,火力發電的先天不足是有目共睹的:發電需消耗大量煤炭,還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灰渣等。風力發電作為一種新能源利用方式,憑借其綠色環保的優勢,近年來在我國迅速發展。一直以來與風電無緣的海鹽人,今年終于迎來了第一個大型風電項目。
今年3月,中電工程海鹽風電場項目在海鹽打下了第一根樁,標志著海鹽的風電項目正式啟動。9月6日,第一臺風機安裝完成。據了解,該項目將在海鹽的東北海岸建設20臺風力發電機組。項目建成后,每年上網電量約為8640萬千瓦時,相當于每天發電23萬余千瓦時;每年可為國家節約標準煤2.84萬噸,相當于每天節省77.8噸標準煤。這些煤如果用標準載重5噸的自卸車來運輸的話,每天至少需要15輛車來運輸。
20臺風機成為海鹽的濱海新景觀
葉片在高空中隨風轉動的場景,綠色環保的能源生成方式,這些都為風力發電增添了無盡魅力。屹立在海鹽海岸線上的20臺風機,將成為海鹽一道濱海新景觀。
昨天,海鹽中電工程風電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鐘麒介紹,風力發電是國家大力提倡的一種發電方式。根據規劃,到2020年,全國風電裝機容量將超過1.6億千瓦。此次之所以選擇海鹽建設新的風電項目,是國為浙江經濟發達,而能源需求又特別旺盛,相對來說資源又較匱乏。在這里利用風力發電,可以緩解能源利用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壓力。
對海鹽人來說比較陌生的風力發電,究竟是怎么運行的呢?鐘麒介紹,每臺風力機組由塔筒和葉片構成。塔筒高90米,風力驅動重達13噸的葉片轉動,產生690伏的電力。受自然風力大小的影響,風機產生的電流時高時低,但電壓始終保持穩定。風機產生的電力會在塔筒內進行升壓,升至35千伏。這些電力經過傳輸,會被送往風電場的110千伏升壓站。在這里,35千伏的電會被升至110千伏,并向電網輸送。
全縣100只燈中2只燈由風力點亮
與火力發電相比,風力發電具有占地面積小、資源消耗少、產生污染少等諸多優勢。
據介紹,海鹽風電場項目20臺機組占地僅為8.5畝,110千伏升壓站占地7畝多。項目裝機容量40兆瓦,項目總投資約為3.6億元。根據測算,每年20臺風機可以滿負荷運轉2160小時。該項目每年生產的8640萬千瓦時的電,如果用火力發電,需要消耗2.84萬噸煤炭,同時產生二氧化碳7.89萬噸,二氧化硫573噸,氮氧化物229噸,灰渣1.14萬噸。
“為鼓勵發展清潔能源,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對發展風電項目大力支持。”鐘麒介紹,海鹽風電場項目建成發電后,每千瓦時的電將以0.61元的價格向電網送電。“市場上,賣給電網的電力價格不會這么高,但是國家會對風力發電企業給予補助。”
在海鹽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下,海鹽風電項目建設目前順利推進。根據計劃,項目將于今年年底完成風機的安裝,并力爭實現部分機組發電。到明年年初,20臺機組全部實現發電。
據了解,海鹽2013年全社會用電量39.6億千瓦時。海鹽風電場項目建成后,每年將上網8640萬千瓦時的電,相當于全縣用電量的2%。也就是說,海鹽風電場項目建成后,全縣每100只燈中,有2只燈將是由風力點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