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江蘇省淮安市科技局傳來好消息,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1.5兆瓦及以上級風力發電用關鍵材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順利通過淮安市科技進步獎專家組答辯,并公示完畢,從而獲得了淮安市2014年度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這是自1999年之后,淮鋼再次獲得這一殊榮。
風力發電項目是近幾年剛發展起來的新興環保能源產業,2010年,我國風電裝機總容量突破50000MW,榮升全球風力發電裝機容量第一大國。風電用關鍵材料(包括:風電重要機構偏航、變槳回轉支承,風電塔架連接法蘭及緊固件用關鍵材料)主要采用連鑄圓坯(或模鑄坯)鍛造加工成型,鋼種國內牌號為42CrMo4和Q345E(歐洲牌號S355NL),尚未完全實現國產化,年需求量在30萬噸左右。但從風塔安全運行角度考慮,作為風電運轉重要機構的回轉支承、塔筒連接用法蘭及緊固件等關鍵材料,對材料純凈度、低溫韌性的要求非常苛刻,尤其是-50℃和-46℃環境下低溫沖擊性能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國內很多廠家尚難以達到該要求。
淮鋼自2009年以來,堅持自主創新,成功開發了42CrMo4、Q345E、15MnCrNiCu和B7等風電機組用特殊鋼關鍵材料,并形成了轉爐和電爐生產該類材料的專有工藝技術,工藝技術成熟,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2011-2013年共生產風電用鋼58550余噸,新增利潤近1700萬元。預計今后該類鋼的年銷量3萬噸左右,噸鋼利潤在300元以上,年利潤800萬元,市場前景光明。這不僅為國內風電行業快速發展及關鍵材料的國產化提供了支撐,同時為淮鋼特鋼產品結構升級和淮安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