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在蒼莽的雪峰山脈中,蘇寶頂風電場至220千伏洞口平溪變電站的風電送出線路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放線施工。
華能湖南蘇寶頂風電場位于洪江市與洞口縣交界的蘇寶頂上,總裝機容量15萬千瓦,總投資15億元,屬國家重點工程,預計今年10月底投產發電。屆時,源源不斷的綠色電源即將從這兒匯入湖南電網,造福這片廣袤的湖湘大地。
敢打硬仗 電網鐵軍戰天險
雪峰山脈號稱“南方天險”,抗戰時期著名的“雪峰山會戰”中,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也在這里望而卻步,被我軍打得潰不成軍。蘇寶頂是雪峰山脈的主峰,海拔1943米,是湖南省境內的第二高峰。
“這是全省目前裝機容量最大、海拔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風電場。在崇山峻嶺架設線路,簡直就是一場艱難的硬仗!”邵陽電建分公司經理趙征偉說。為確保工程項目務期必成,邵陽供電公司為該工程選派了10名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的項目管理人員。
“剛來踏勘線路施工的地形時,心里就忐忑不安,沒想到半年的努力,感覺不能完成的施工任務還是逐步完成了。”談起該工程的難度,蘇寶頂風電送出工程項目部經理蔣建東感慨道。
線路開工以來,項目部的工作人員除了開會離開工地,再沒有一次輪休回家。每天清晨7時,蔣建東便安排項目部工程車輛行駛去向,指派技術管理人員蹲守桿塔樁號。安排完畢,自己也坐上車沿線查看施工進度,解決現場問題。
蘇寶頂風電送出線路全長35.65公里,途徑洞口縣6個鄉鎮、2個林場、1個國家森林公園,桿塔138基。線路翻越多座深山大谷,施工現場平均海拔在1400米以上。全線采用加強型設計,每基塔平均高度在30米以上,有的噸位達到100多噸,基礎采用掏挖、巖石嵌固、鉆孔灌注樁等型式。每基鐵塔根開距離將近10米,有的四條腿高差達到9米,山頂施工空間狹小,有些鐵塔一條塔腿混凝土方量就超過80立方米,施工難度和安全壓力大。
項目部迎難而上,技術攻關組對現場每一基塔位反復踏勘、測量,根據不同的地形、地貌、周邊環境繪制現場總平面布置圖,進行單基施工策劃,結合各項規程規范和以往施工經驗,組織編寫了深基坑基礎施工、巖石爆破、材料運輸、抱桿吊裝等方案及鐵塔組立、架線施工作業指導書等大大小小50多本施工方案和作業指導書,獲得業主專家評審組肯定。由于嚴格按照方案和指導書作業,現場做到了嚴格規范的標準化施工。
全線路只有65基塔位能通過山路把施工原材料運到塔位。“馬隊”當仁不讓成為工程運輸隊伍里唯一的主力軍。馬擅長爬山負重,平時一匹馬在平地上能運送400公斤物資,而在山中只能勉為其難運送270公斤。100多匹馬每日四趟,浩蕩地穿梭于叢山之中,陸續地將整個工程的材料運送至各樁位。
蔣建東回想起P81號樁位材料運輸時,仍至今難忘。7月16日清晨6點,大灣林場的施工隊開始新一天的勞作,當日的工作是組立鐵塔。隊長將厚重的塔材固定在16批的馬鞍上,牽引著它們向山頂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