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國家電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獲悉,該公司已于5月19日完成對萊州灣和長島的兩處風電檢測基地的選址調研,最快將于今年下半年啟動檢測基地建設。兩地為今年我省海上風電檢測基地選址工作的一期項目,下一步,還將對魯北、渤中、半島北和半島南四地進行海上風電檢測基地選址調研,我省海上風電的大規模利用又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近海開展風力發電不僅具有資源豐富、發電利用小時數高的優勢,還不會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和噪聲污染,是風電利用的理想位置。”山東電力科技信通部智能處處長石鑫介紹說,全省共有3100公里海岸線,占全國海岸線總長度六分之一,居全國第二位。同時,我省海上平均風速較陸上高出20%—100%,海上風力資源優良。根據國家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我國將上海、江蘇、河北和山東四省市列為風電開發建設的重點地區。作為國家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我省也將海上風電作為未來山東風電開發重點。預計到2020年底,我省海上風電裝機將達到600萬千瓦。
目前,我省海上風電利用仍處在示范項目為主的初級階段。省內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項目已于2009年落戶萊州灣,項目已進入建設階段。未來,我省還將在魯北、萊州灣、渤中、長島、半島北和半島南建設六大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規劃場址總面積為4029平方公里,全面邁入進入海上風電大規模利用的階段。
據了解,海上風電并網檢測平臺建成后,我省的海上風電場將具備國內外領先的風電檢測試驗能力和并網檢測功能,有力支持我省海上風電大規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