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潤華源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潤華源天”)與北京宣力投資達成合作,準備聯合開辟一個全新的市場領域:風電機可生物降解潤滑油市場。
潤滑油是發動機的血液,風電潤滑油的優劣,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風電產業的發展。“未來,中國風電產業將加速淘汰整合。”這是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巖的原話,從中即可窺見風電機潤滑油市場也不樂觀。目前市面上用的潤滑油,存在三大問題:一是使用壽命不夠長,一臺風機一次加潤滑油(脂)300升,只能運轉1-3年,而更換一次潤滑油需要數萬元至數十萬元/臺以上的油費和人工費;二是目前市面上的潤滑油維持風力電機主機的使用壽命大概是20年,每年的維修費用高達100-500萬元左右,這也是風力發電發展的掣肘;三是潤滑油的跑冒滴漏對風機地面及地下水造成污染,據中國能源方面的報道,中國風機潤滑油對土地以及地下水的污染面積,已達到1萬平方公里以上。
針對這三大問題,能源專家表示這屬于世界性難題,全球任何一家頂尖級的潤滑油企業都不能全面解決。但目前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國生物潤滑油企業——潤華源天,卻通過自主研發攻克了這一難題。
據潤華源天董事長張利平介紹,潤滑油是由基礎油和添加劑兩部分組成。基礎油是潤滑油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占85%-99.5%,決定著潤滑油的基本性質及質量。基礎油一般分為礦物油、PAO和酯類油。礦物油是以石油為主原料提煉,其高端油(即所謂III類基礎油)可以用于風電機,但一般僅有1-3年的使用壽命,不能根本解決風機內部抗磨損的問題,同時還會產生大量污染。在西方國家,政府對風電機潤滑油有強制性禁止污染的規定,風電必須采用可生物降解的酯類潤滑油。這不僅能夠實現潤滑油的生物降解、解決污染問題,同時酯類油在性能上的突出效果,確定了其優于礦物油的行業地位。然而目前西方國家的酯類潤滑油是通過化學法提取,生產過程與礦物潤滑油一樣會產生嚴重污染,而且在性能上依然不盡人意。
據介紹,潤華源天通過生物催化法合成的潤滑油,稱作生物酯類油,此類油不僅能夠通過生物降解解決污染問題,更是在性能上達到世界上最優等級。據權威機構的實驗數據,這一生物酯類油的壽命是其他潤滑油的2-3倍,并且其對機電的保護作用明顯,可以延長機電設備壽命1-2倍。
據中國潤滑油添加劑界權威專家、前蘭州煉油廠潤滑油研究院主管科研的趙仲東副院長估算,如果中國的風電機均采用這一生物酯類潤滑油,按我國2015年風電機92981臺的保有量計算,每年可節省潤滑油費用50億以上;按風機壽命延長一半計算,每年可節省風機設備與維修費用50億-200億以上。更重要的是,采用此類潤滑油可以使1萬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海域及其關聯的地下水免遭潤滑油污染。
目前通過生物催化法合成生物酯類油依然是個世界性難題,全球所有一流潤滑油生產企業以及相關研究機構都在進行研發攻關,至今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尚無辦法實現工業化量產,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生物法所需的酶,因為壽命太短,以及高高在上的價格,將生物法擋在了潤滑油工廠的門外。
針對這一難題,潤華源天董事長張利平已在17年前即與合作伙伴開始研究生物法提煉生物柴油和生物潤滑油,分別在2005年、2011年獲得生物催化法合成柴油、潤滑油的國家專利,并于2014年實現工業化生產。
此次與潤華源天合作的北京宣力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專注于能源和環保產業,主要投資方向為清潔能源開發和節能環保,其中包括風能發電的投資。該公司董事長隋莉介紹說,與潤華源天合作開發風電生物合成潤滑油項目,對中國風電領域將產生重大推動作用,也將給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回報。據稱,雙方將合作成立專門致力于電力領域潤滑油的營銷公司,潤華源天以技術與產品為主,宣力投資以資金投入為主,新公司將于今年11月底開始在全國開展工作。